娄底文苑(99)新化第一桥---资江一桥

  新湖南客户端   2023-01-04 17:32:46

作者:李润婕

新化县资江一桥,横跨于新化资水河上,连接县城东西两岸,始建于1975年6月,1977年9月竣工通车。大桥主拱5孔,全长576米,桥面净宽9米,桥高27.5米,为预应力双曲拱桥,可承重20-100吨。由湖南省交通厅设计院设计,是新化县境内横跨资江的第一座公路桥,也是S312线通向西南方向的重要桥梁之一,同时是目前湖南省城市桥梁中仅有的两座双曲拱桥之一。

资江,又称资水,为湖南四水之一,流经新化境内,河流湍急,全县被分为东北与西南两部分,城区被分隔为东西两岸。在资江一桥未建成之前,人们日常出行、车辆过往都是依靠渡船来过河,极为不便,既耽误时间也不安全。对于一座拥有近六百年历史的古老县城来说,修桥是当时刻不容缓的事情。1975年,曾有一位部队首长路过新化,看到如山如海的人群集结在码头,一等就是近1个小时,出行极为困难,他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感叹道:“新化该建一座桥了”。

1975年6月,大桥正式动工,参与建设的民工共1.2万人,使用水泥4500吨,钢材337吨,木材2500立方米,总投资350万元。在建造时就地处理利用了开挖桥墩基础产生的石子、河沙,没有外购一点沙石材料,节约了成本。当时,大桥是按应对50年一遇的大洪水而设计的。建造施工时,桥基挖到了岩层一米以下,且桥基周围的腐渣物清理得非常彻底,保障了资江一桥能安全抵御洪汛。在1996年7月爆发的特大洪水中,新化县城区很多地方被水淹没,大桥拱座也未能幸免,但大桥却丝毫无损。后来,经过专家的二次钻探,再次验证了大桥的安全指数。真可叹为:“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大桥设计为石台石墩悬链线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两端桥头公路接线长2265米。双曲拱桥建造技术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创造和尝试,有关部门曾不敢批准施工。后经专家们的讨论,一致认定:“资江大桥开创了公路大桥的新水平”,才得已施工。1975年,在几乎没有机械施工设备的时代,当时的技术难度在全国可谓屈指可数,但参与建桥的人民群众不畏重重困难,硬是以肩挑手扛的方式完成了大桥建设。建成后的大桥结构精美,宏伟壮丽,翻开了我省公路双曲拱桥建设史上新的一页。

大桥横跨两岸,它以“最低的造价,最大的胆略”著称为当时“质量一流的双曲拱桥”,实现了新化人民“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的梦想,是新化公路人的光荣和自豪。夜晚霓虹初上,大桥色彩变幻,犹如彩虹惊现。白天立于桥上,水天相映,青山碧波,尽收眼底;俯视桥下,风光如画,翠绿掩映,人景相依,是大自然造化美丽湘中的一大杰作。

资江一桥的建成,极大改善了新化县的交通状况,便利了群众出行,彻底结束了县城两岸被割裂开来的局面,为新化人民架起了通向幸福的彩桥,铺就了经济繁荣的五彩之路,创造了公路建设事业的奇迹,是资水河上不朽的史诗,可载入新化公路建设事业的光辉史册。

风雨兼程四十余年,大桥无声。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大桥也将见证新化更璀璨的明天。目前,新化资江一桥已作为联接新老城区的市政道路桥梁使用,继续为新化人民负重前行,发光发热。

一审:李林

二审:周俊

三审:熊小平

责编:邹娜妮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