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通讯员 冯茜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09 10:02:0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冯茜宁
12月9日上午,湘江航道虞公港项目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在湖南湘江新区湘阴片区举行,标志着虞公港开发建设从蓝图迈向现实,长沙、湖南湘江新区将添通江达海新门户,长株潭都市圈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一期2024年12月建成运营
抢抓中央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机遇,湘江航道虞公港项目开发建设正当其时。
为什么是虞公港?俯瞰奔流北上的湘江,你会在湘江尾闾找到答案。在湘阴北部三塘镇,湘江与资水在虞公港热情相拥,即将奔入洞庭湖怀抱的江水在虞公港多了几份从容,宽阔的江面成为来往船只的天然黄金航道。
往南距长沙霞凝港69公里,向北距岳阳城陵矶87公里,虞公港因此成为湖南水运发展规划中打造“一枢纽、多重点、广延伸”港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越的地理区位和综合交通优势,让虞公港开发建设成为推动湘江中下游重要港口错位发展、完善湖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基础设施与物流融合发展的“点睛之笔”。
沿着时间轴回望,湘江航道虞公港项目规划脉络清晰: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湘阴虞公港作为“强省会”战略重要水运交通枢纽工程被列入其中。7月1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一行调研湘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及湘阴虞公港区规划建设,并召开湘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虞公港区要加快前期研究并尽早规划建设,着力打造成城陵矶港的延伸港、大宗散货集散中转港和服务长株潭地区的深水港。
作为“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湖南湘江新区牵头与岳阳市及湘阴县成立虞公港开发建设联席工作会议制度,统筹推进虞公港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临港产业开发区申报等工作。9月,《虞公港开发建设框架合作协议》《组建虞公港项目合资公司合作框架协议》在湖南湘江新区集中签约,标志着虞公港前期筹备工作取得突破;10月,随着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项目核准批复,长株潭“飞地港口”呼之欲出。
据介绍,湘江航道虞公港项目投资约51.6亿元,先期使用岸线1620米,共建设12个泊位并配套建设物流园;集疏运体系投资约32.2亿元,将建设疏港公路与铁路专用线。项目分三期进行,2027年底将全面建成12个泊位,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800万吨,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综合型多式联运枢纽港,为湖南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和 “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提供新平台、构建新引擎。
本次开工建设的虞公港一期工程投资12.95亿元,将新建3000吨级(水工结构兼顾 5000 吨级)泊位4个,面积约599亩,平面总体呈“U”型布置。除了建设4个泊位以及配套的集装箱堆场、件杂堆场、火车散货装卸场等生产辅助设施外,配套物流园、集疏运体系芙蓉北路北延线和进港公路也将于2024年12月建成并运营,届时港口通过能力达到990万吨。
业内人士表示,建成后的湘江航道虞公港项目可将长江黄金水道向湖南内陆延伸近100公里,不仅可成为长沙市和湖南湘江新区“通江达海”最便捷的大码头,补齐省会长沙的水运短板,弥补长株潭地区距离城陵矶港较远的缺陷,还能便利益阳、常德等周边地区物流在虞公港集散,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的无缝对接和融合。
港产城一体化构建发展新引擎
从昔日葡萄园蝶变为梅溪湖国际新城,到山塘水垸变身洋湖生态新城,再到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变身大港口,因水而兴的产城融合奇迹在湖南湘江新区频频上演,随着湘江航道虞公港项目开发建设号角吹响,一幅港产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也将在绵延1620米的岸线上徐徐展开。
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1月23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筹建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三天后,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湘水集团、湘阴县人民政府三方紧锣密鼓签署《虞公港开发建设正式合作协议》,也标志着湘江航道虞公港项目开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悉,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为省级产业园区,将以港口集疏运枢纽为载体,打造长江流域各港口的港航联动线、长岳协同区的产业联动线,实现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与湘阴、岳阳、长沙的产业、信息、交通等互联互通,形成港产城一体化空间结构布局,促进人才、企业、金融等要素集聚,助力打造港产联动集聚区与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
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规划总面积 28.95平方公里,以金龙先导区与虞公港片区“一南一北”为主体联动开发,其中金龙产业组团8.18平方公里,虞公港组团20.77平方公里。虞公港组团先期开发3.42平方公里,将着力打造现代化临港产业集聚区,形成港航物流为主导产业,重型设备、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对大运量、低成本和有进出口需求的适水临港先进制造为特色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制造为新兴产业的“一主一特一新”千亿级临港产业体系,力争到 2035年园区总产值达到 1000 亿元右,成为实施“强省会”战略和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此外,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集疏运体系正在加速推进,疏港公路预计明年3月前开工建设,铁路专用线将于明年6月前开工建设,2024年底前疏港公路与港口同步建成运营。今年11月,贯通东西的平益高速公路通车,实现湘阴与多条南北向国家高速公路连通,让湘阴实现2小时内与周边50个县高速通勤。“五纵三横三轨一港”融长立体交通体系的加速构建,正架构起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大格局,与“强省会”战略同频脉动。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虞公港的水面上船舶往来频繁,汽笛声声不息,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将在这里中转运输……湘江边又一座现代化的产融新城未来可期。
一审:封豪
二审:张福芳
三审:周小雷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