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村社分账”三举措 增添乡村振兴新活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2-05 10:02:0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永红 曹坚坚)“村社分账”有效明确村委会和村集体组织职责,是推动村集体组织财务规范运行,做到“政经分离”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础。

溆浦县在贯彻落实“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基础上,以“村社分账”改革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有效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活力。

党建引领 强化村社分账“生力军”

作为全省28个“村社分账”管理改革试点县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严密组织,明确一名副县长具体抓落实,并就如何开展试点工作,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梳理意见建议236条,形成“委托第三方代理记账+自行承担”的管理模式,制定了《溆浦县关于开展村民委员会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账管理和集中代理记账工作的实施方案》。同时,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牵引,推行村书记、主任、合作社理事长“一肩挑”,组织专干开展业务培训班50期,安排专人对25个乡镇“村社分账”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行实地督导。通过系列举措,有效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盘活资源 找准村社分账“水源头”

依托分账管理的契机,进一步摸清“家底”,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坚持农民权利不受损,把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得到保障,作为检验改革的标准,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多元服务模式,促进了村集体、小农户和各类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真正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通过土地流转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思蒙国家湿地公园、葛竹坪镇山背村相继打造成为国家4A、3A级核心景区,大江口镇洑水湾村近15000亩的“溆浦脐橙”园,北斗溪镇宝山村2000亩的“云雾茶”基地,桥江镇章池村、罗卜田村、卢锋镇的车头村的千亩菜园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水东镇绿化社区流转土地约3000亩,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目前,全县21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已全面销薄。

“实行'村社分账'、健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管理运行机制,是纵深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迫切需要。”县农经站负责人张友强说道。

强化管理 正规村社分账“高水平”

“村社分账”涉及面广,为把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规范村集体经济财务运行,溆浦县相继出台《溆浦县村社分账流程》《溆浦县村社分账操作细则》《溆浦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坚持从“四分三化两建” 上下功夫,即:(事务分离、人员分开、账户分设、资产分管;财务核算独立化、财务处理明晰化、三会运行规范化;三资监管平台统建、产权管理系统统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村社分账”的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坚持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干担当来增强党员干部的公信度,不断拉近干群关系,把“村社分账”工作做到“真公开”“全公开”“零隐瞒”。截至目前,全县381个村已签订了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三资”委托代理协议书,并在银行统一开户,圆满完成村社分账工作,逐步实现由点、面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经济蓬勃发展。

责编:夏帆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