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2-11-29 17:25:24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记者 曾金春
“非常感谢法院搭建的平台,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基层矛盾……”11月25日,长沙市芙蓉区湘湖街道湘湖社区负责人将一面印有“法治进社区,诉源得民心”的锦旗送到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江赞成的手上。
2021年5月,湘湖社区携手芙蓉区人民法院成立长沙市首个社区“诉源治理工作站”和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桂兰为名的调解工作室,采取“三微治理”法,通过“微网格”找准问题、“微服务”突出实效、“微协同”彰显合力,运用小程序登记、网格员巡查、志愿者上报等多种方式进网格、进社区收集矛盾纠纷,搭建当事人面对面的磋商平台,采用谈心式协调达成合意,让居民群众的“麻纱”事在家门口得到解决。
“麻纱”事扰人心 司法为民“零距离”
“几分钟就把我从极度焦虑中解救出来,不用诉讼、不要花钱,还不要跑法院,太省事了!”11月11日,刚完成一起民事纠纷咨询的居民刘平(化名)竖起大拇指,直呼“方便、高效、快捷”。
湘湖社区成立已有21年,辖内有20个小区和三湘南湖大市场,其中15个小区是无物业管理小区,建筑物和配套设施破损老化、市政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是典型的问题多、矛盾多、治理难度大的老旧社区,邻里之间扯麻纱的事时有发生。
民之所盼,丝发必兴。为实现矛盾纠结“止于未发、解于萌芽、终于始发”,湘湖社区积极行动,整合多方力量开展协调工作,并链接区人民法院资源进行调解。每月11日,法院法官对症开方,对双方、多方当事人开展“一对一”的专业“问诊式”服务,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与理性分析为当事人剖析事实、解析法理,努力让矛盾在“站”前止步,在家门口为民解忧,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10月13日,居民周先生和姜女士离婚一事,起初双方当事人情绪都非常激动,各执己见,分歧较大,调解工作室第一时间约当事人双方律师见面并了解双方情况,采用分开谈话方式分别进行疏导,最终双方愿意面对面好好聊一聊。在充分了解双方的意愿后,法官周建雄以情释理、融情于法地耐心说教,双方的激烈情绪逐渐平复,并达成调解协议。
截至目前“诉源治理工作站”共开展调解工作14期,发现问题360多个,接待咨询人员140余人次,调解协调矛盾纠纷45起,有效解决群体性纠纷4起。
调解工作室 善解“千千结”
“感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个大麻烦,免去了诉讼的苦恼,以后社区有什么事,尽管找我,我愿意加入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居民谢女士拉着调解工作室的刘桂兰的手激动地说。
今年9月,居民谢女士家的卫生间因楼上住户的下水管道破裂被喷满污物,气愤的谢女士马上找到小区自治小组的成员谌孙懿说明此事,谌孙懿连忙赶到谢女士家中查看并了解情况。因楼上3位住户是由一家公司统一安排租住的,需由公司安排协商处理。该问题一时无法解决,谢女士只好先请师傅维修,并更换被污染的卫生间用具用品。谢女士就此事多次与业主反映,赔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谢女士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谌孙懿便把该情况告诉刘桂兰。
刘桂兰认为此事涉及邻里纠纷,不希望这对邻居成为“怨邻”,于是便组织三方进行调解,化解这起邻里纠纷,同时邀请辖区已退休的检察院公诉人宫作武一起帮忙调解。宫作武耐心地为业主和该公司释明法律规定,刘桂兰细心温和地讲邻里人情,苦口婆心地劝道:“你们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人退一步就能和和气气……”在调解工作室的努力下,三方达成和解并握手言和。
矛盾纠纷相当耗费当事人的精力、人力、财力,给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针对社会基层治理中的这道难题,湘湖社区积极行动,整合多方力量开展协调工作,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与理性分析为当事人剖析事实、解析法理,当事人对相应的法律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够更冷静清晰地通过法律手段处理纠纷。
刘桂兰调解工作室依托诉源治理工作站开展工作,于今年7月由芙蓉区人民法院授牌,由省劳模、湘湖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刘桂兰领衔,法官、都市频道金牌调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社区党员、群众组成的调解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当事人说事”“行业说理”“法官说法”多元共治格局。通过邻里面谈的形式,当事人在家门口坐下来敞开心扉聊,法律工作者平心静气地讲出大家的争议点及诉求点,平衡多方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以党建聚合力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有效沟通协调平台,湘湖社区坚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审:曾金春
二审:田心
三审:戴志杰
责编:曾金春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