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10-20 10:11:24
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宣讲
党员志愿者维持集中核酸采样点秩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吴敏
今年以来,湘潭市岳塘区下摄司街道聚焦国企退休党员社会化移交、年老党员占比大、参会率不高、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以“五精”模式,分类探索社区五大类党员教育管理办法,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精准分类,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街道对社区党员的工作情况、身体状况、年龄及居住情况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信息台账,在总结先进试点工作经验和调研走访社区充分听取部分党员代表意见的基础上,经党工委研究制定《下摄司街道党员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通过分类划分认定程序,将社区党员划分为社工党员、居家党员、从业党员、病弱党员、流动党员五个类别,并对学习教育、志愿服务、考核评定等方面进行分类规范,使党员教育管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分类确保2918名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无死角”,推动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发展。
精心组织,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全周期管理。根据五类党员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制定《下摄司街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创建“三员五课堂”教育培训体系。“三员”即建立宣讲员、领学员、督学员制度,选聘“党员教育讲师”“五老讲师团” 等队伍,以点课、送课等形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直达基层。“五课堂”即五大分类教育体系,“红色”课堂,利用一批优质红色教学资源,引导广大党员传承革命精神;“仪式”课堂,广泛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理论政策宣讲、学党章党规等活动,强化党员使命感、荣誉感;“身边”课堂,利用宣讲团队伍,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宣讲,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流动课堂”,通过邮寄学习资料、送学上门、线上学习等方式让流动党员、病弱党员学习“不掉队”;“实践课堂”,引导社工党员、居家党员、从业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认领服务岗位,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来,通过全周期分类党员管理教育培训,街社各级党组织开展“五大课堂”各类教育培训500余场。
精准考评,推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统筹街道社工党员、从业党员、居家党员实际情况,制定《党员分类积分制考核管理实施办法》,完善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制度,根据考核结果,每季度开展“星级评定”。采取“星级指数+爱心超市”模式,年度被评为“三星党员”可作为民主评议评优、上级表彰推优社区建设年度表彰依据,也可根据相应积分在社区爱心超市兑换相关物品和服务。年度被评为“一星党员”,将视情况发放“组织提醒函”,督促其限期整改。通过考评“指挥棒”作用,130余名流出党员找回“家”的归属感,400余名在职党员扎根社区,在深文、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准关怀,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暖人心。各基层党组织对病弱党员进行排摸分析,建立信息台账,对其开展“关爱式”管理。由党支部支委成员、党小组长组成关爱团,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在政治上尊重,帮扶责任人及时传达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征求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确保党员权利不淡化等;在精神上关爱,密切关注党员心理健康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指导,搭建养生健体、文化等平台,确保党员精神文化不“缺钙”;在生活上关心,加强日常联系,开展帮扶,对生活困难、遭遇重大变故的社区党员及时进行关怀,对下岗失业党员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党组织关怀不缺位。今年以来,市区街三级慰问困难党员109人。
精准施策,推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全面开展党员“先锋工程”,突出不同类别党员身份,以实施“五式”管理,全面促进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在社工党员中实施“目标式”管理,推动66名社工党员带头凝聚、服务群众,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居家党员中实施“设岗式”管理,引领居家党员思想不滑坡、离业不离岗、退休不褪色,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在职党员中实施“报到式”管理,鼓励在职党员利用“碎片式”时间到社区报到,认领岗位,结合本职岗位优势,协助社区解决群众所急所盼问题;在流动党员中实施“三定式”管理,通过定期教育、定向管理、定人联络,确保流动党员远行不断线、务工不误学、思想不脱节,积极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在病弱党员中实施“关爱式”管理,确保党组织教育经常化。通过精准施策,截至目前,下摄司街道成立以党员为骨干参与的志愿服务队55支,结合“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实践活动,各志愿服务队为居民群众共解决问题500余件。
(一审 陶妞;二审 胡孟婷;三审 彭婷)
[责编:胡孟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