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9-22 10:04:47
边界好邻里 湘鄂一家亲
——临湘市羊楼司镇以党建引领边界村共联共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彭小霞
临湘市羊楼司镇中洲社区与三港村毗邻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是典型的边界村(社区)。近年来,中洲社区协同三港村,以“组织共建、产业共促、平安共创、环境共治、文化共融、资源共享”为内核,联合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司村,成立湘鄂“边界好邻居”自治协会。经过4年来的探索与努力,取得了“有效突破地域边界无限制、创新党建覆盖无死角、夯实基层治理无盲区”的良好效果。两省边界相邻三个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获得稳步提升,形成了资源汇聚、优势互补、齐抓共管、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干群共促 联建解“麻纱”
中洲社区与湖北羊楼司村的界桥武岳桥自古就有一桥分南北的说法,也正因湘鄂土地接壤、人缘相亲、习俗相近,山林土地边界、邻里债务纠葛等历来争纷不断。特别是毗邻区犬牙交错的公共卫生治理、沟渠疏浚、河道治理、路桥修复等问题,双方群众总是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从而导致群居氛围不和,环境提质受阻。
为了有效破解边界村(社区)“两头难”问题,2018年中洲社区党支部携手三港村与湖北赵李桥镇羊楼司村党委友好协商并联合成立湘鄂“边界好邻居”自治协会,秉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的理念,以协同进行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纠纷调解等探索推进基层治理,同时,双方采取定期组织召开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主职干部碰头等交流联席会,对过往纠纷与现行矛盾进行化解与排查,共同探讨寻求最佳解决方法。双方协商并一致承诺:不论是湘籍还是鄂籍的村(居)民,都要积极参与并支持对方公益事业。
随着“边界好邻居”自治协会积极开展与协调沟通,当年,双方就化解陈年纠纷20多起,解决遗留问题30多个。
先锋同行 联动保民安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由于两地人员往来频繁,湘鄂“边界好邻居”自治协会第一时间携手成立联防联控小分队,主动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对来往车辆、人员及沿街小商铺开展联动巡查。小分队由两地三村党支部50多名党员组成,每日轮流值守并将相关信息发送到自治协会微信群内进行交流。
近期久旱无雨,联防联控小分队组建成了防火巡林小分队,通过驱车巡逻、喊喇叭、张贴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并挨家挨户分发安全倡议书,告知两地村(居)民不可擅自野外用火,谨防山林火险火灾事件发生。
远亲不如近邻,在近些年日益密切的往来中,羊楼司中洲社区、三港村与湖北羊楼司村三村携手打破边界陈规惯例,实行公共基础设施联建共享,并适时联合开展送文化送医护下乡、招聘招工信息互通、防火防诈防汛宣传互动,同时发起湘鄂“边界好邻居”文明家庭评、清洁农户等比选活动。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整合了边界村人力资源,也成功消除了过往邻村不同心的两地管理隔阂,产生了和谐有序的“共生效应”。
党建引领 联控倡新风
自湘鄂“边界好邻居”自协会成立以来,中洲社区、三港村和邻省羊楼司村党支部从“地域相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边界党建联建工作联合党支部,在着力构建资源汇聚、齐抓共管的大党建格局上,针对基层党建、平安创建、疫情防控、环境保护、村民自治等方面薄弱环节,每月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共同研究探讨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自“四亮”活动开展以来,中洲社区等边界三村(社区)党组织持续开展以“党支部亮旗帜、组织生活亮规矩、党员示范亮身份、党建阵地亮形象”为主题活动6次。在乡风文明建设上,双方遵照“村规民约”把握边界村村相联、事事相关的特点,联合制定不滥办酒席、不非法捕捞、不野外生火、不乱砍滥伐、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污染环境、不建设豪华墓等“通用版”村规民约。同时,联合发动党员服务队与青年突击队,定期开展坦渡河岸线巡防,常态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充分发挥了邻里+党群+干群合力共治共享的智慧与力量。
邻里相依,特色相融。目前,随着湘鄂“边界好邻居”自治协会与党建联建工作的持续深化,互帮互助“一家亲”的新发展理念已成为邻省两端干群的共识。
一审:李石球
二审:许德军
三审:丁会云
[责编:王相辉]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