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9-13 16:10:1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3日讯(通讯员 李新 仇文勋)“我家这房子,应该算是达到小康水平了!”9月7日,临湘市残联工作人员前来验收无障碍改造工程质量,聂市镇汤畈村何二组村民陈磊的父亲陈平阳连声道谢。
陈磊今年21岁,先天性重度视力障碍,其父三级智障,还因为脑瘤做过开颅手术,其母也是一个残疾人,多年前走失后再无音讯。陈磊父子俩一直寄居叔父家中,依靠国家低保生活,但随着陈磊一天天长大,生活上也就有了些不方便。前几年,陈磊的几个叔叔一合计,打算兄弟几个凑点钱,同时依托国家扶贫政策,帮他在村里新建了一栋毛胚平房,面积约120平米米。
然而由于陈磊叔父们对国家扶贫政策理解不充分,建筑面积远远超过了50平米的扶贫补助标准,无法进行验收扶助。此时叔父们也已倾囊而出,再也没有经济能力帮其进行装修,这事就被暂时搁置下来,陈磊的新家成了“烂尾楼”。
去年,陈磊家所处的汤畈村成了该市残联的乡村振兴联点单位。残联干部在走访中发现这一情况后,决定进行重点帮扶。当年便筹集2万元资金,帮其购买了墙砖、地砖和供电材料进行了装修。2022年,临湘残联决定再努一把力,持续将他家列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象,为他家安装了墙壁扶手、坐便器、电热水器,并对厨房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如今走进陈磊的家,墙壁雪白,地板光洁明亮,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实用又方便。陈磊的父亲逢人便说:感谢国家助残政策,我的家也时髦起来了!
一审:李新
二审:许德军
三审:丁会云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