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张高雄:扎根讲台35载 坚守乡村谱芳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9-09 12:19:47

“长期回不了家,积聚在心中的那股忧愁,这就是真正的乡愁。”在攸县柏市中学初三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张高雄正在跟学生讲解乡愁的含义。柏市中学位于湘赣边大山深处的黄丰桥镇柏市社区,距离县城足足1个半小时的车程,这里是攸县最偏远的中学,这里也安放着张高雄浓浓的家乡情。

张高雄是攸县黄丰桥镇凤塔村人,自小开荒种地。1984年,张高雄从位于山冲里的柏市中学考上株洲师范学校,成为当时镇上屈指可数的几名大专生之一。几乎从没出过大山的他一举跃出农门,未来指日可待。

识得世界之大,犹怜草木之青。见过了外面的大世界,但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无不承载着张高雄的深厚感情。1987年,从株洲师范学校毕业的他,毫不犹豫回到柏市中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在求学过程中,我遇到很多好老师,是他们为我指引方向,让我考上师范,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对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重要性。而且我是这里高中毕业的,一直对这个学校有深厚的感情。”张高雄说。

从农村走出来,学成之后毅然回到农村,张高雄认为,他的手中攥着一根光荣而沉重的接力棒。为人之师,张高雄把自己的责任和孩子的未来紧紧相连。深山执教多年,张高雄走遍周边250个村民小组,并提出“定准目标、差异对待”的施教理念。

张高雄说:“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把书教好,教不出成绩的老师我认为不是好教师。在这个岗位肯定不能耽误学生,要帮助学生,把水平发挥到极致。”

讲台一站多年,工作能力突出,其实张高雄有的是机会离开。“如果都选择离开,这些孩子怎么办?”源于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于是,三尺讲台边,张高雄一站就是35年,成为柏市中学教龄最长的老师。

日积月累的工作经验,反复研磨的教学实践使张高雄深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他严格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在课余生活上,他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学生。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让张高雄总结出了一套有爱、有道、有术的教学方法,深得学生的拥戴。

“张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会把课本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能调动课堂的积极性,我们都很期待和喜欢上他的课。”学生陈桥凤说。

学生罗李苏也说:“张老师关注并尊重我们的想法,他的性格很豪放,我们能很轻松地和他打成一片,和他交流起来也是比较愉快的。”

扎根山区育桃李,滴滴心血铸师魂。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一次又一次把他们从徘徊犹豫中拉回到学习中来;拿出工资帮助贫困学生,为他们送去希望和温暖。张高雄坚持,在学习的道路上班里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在张高雄的号召下,一场爱心接力在他的一届届学生间绵绵展开。多年来,张高雄共筹集的助学金多达25万元。

攸县黄丰桥镇柏市中学副校长谢南亚说:“张老师非常关心贫困学生,哪位学生有困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对于那些学困生,张老师经常帮他们课后辅导,和他们谈心。”

2018年,原本可以退居二线的张高雄,听说毕业班缺老师,毫不犹豫顶了上去。不仅担任初三毕业班语文教学,还承担学校繁杂的基建协调和质量监管事务。中学图书楼装修、学生厕所新建、中心幼儿园装修布置、中小学自来水架设、路灯安装、中心小学锅炉置换等多个项目,他跑得疲惫不堪。为了工程如期完成,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他还自掏腰包2万余元解燃眉之急。2018年,他在整理校园内树枝时不小心将左眼划伤,因未及时医治不幸失明,但他从没要求学校补偿。

众所周知,毕业班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尽管现在岁数与日俱增,但只要有人问到“张老师,还带毕业班不?”张高雄一如既往地笑呵呵,语气肯定,“需要我,就上哩!”

像寒梅一样散发幽香,像柿树一样扎根山梁,张高雄以执着的追求、不屈的奋斗、精博的知识,在教坛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2022年,张高雄被评为第二季度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谱写了他光辉丰硕的教学乐章。

(刘卫红 黄星)

(一审:颜青  二审:张建平  三审:罗毅)

责编:颜青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