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桥镇标本同治违建墓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6-23 17:21:0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许德军 赵浩

既是临湘市人口大镇,又是省际边界口子镇,还有杭瑞高速、353国道两条交通大动脉横贯全境,临湘市詹桥镇违建墓地整治任务十分艰巨。连日来,詹桥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岳阳、临湘市委决策部署,紧扣时间节点,多措并举推进违建墓地摸排整治。同时,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引导农村形成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

党建引领违建墓地整治

连日来,詹桥镇以“四亮”创建主题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殡葬改革”模式,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违建墓地整治一线。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政委,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人大主席主抓全镇殡葬改革工作,镇办点干部助力各村(社区)集中攻坚。全镇动员会后,上百名镇村党员干部迅速行动,他们敲门入户开展宣传,面对面宣讲相关政策。在违建墓地整治一线,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挂帅,有威望的老党员主动担任劝导员,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和政策解读工作。该镇结合党组织“四亮”创建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违建墓地整治工作中亮身份、做表率,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党员担当。

镇党委将违建墓地整治纳入全镇党员考评范畴,对积极配合整治行动的党员予以加分,作为优先推荐优秀党员的重要指标,形成了“党员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响应、镇村干部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格局,汇聚起协力攻坚的强大合力。

广泛宣传营造声势

自353国道进入詹桥镇,多块新增的大型广告牌十分醒目,上面“见山见水不见坟,见林见绿不见墓”“禁止在G353、杭瑞高速两侧可视范围内建设豪华墓、活人墓”等宣传内容直入主题,广大农村群众一看就懂。

为了营造浓厚的违建墓地整治氛围,詹桥镇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宣传车高频宣传,干部上门走访劝导、召开户主会、发放倡议书、上传主题宣传短视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殡葬法规政策、绿色安葬方式的宣传,确保将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引导全民参与、支持违建墓地专项整治工作,主动配合参与殡葬改革,自觉遵守殡葬法规。

现场办公交办任务

违规墓地整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底子清、任务明、措施实。杭瑞高速、353国道在詹桥镇境内总里程达20多公里,这两条国干公路两侧是该镇违建墓地的重点整治区域。为做到彻底整治、不留尾巴,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曾伟带领相关站所、村(社区)两委负责人,沿着两条主干公路来回3趟,他们边走边看边议,逐座山坡察看核实,逐座坟墓研究整改方法,镇民政办工作人员现场绘图、定位、建档,真正做到了一山不落、一墓不漏。

奖罚分明促整治提速

在违建墓地整治过程中,该镇确定了6月底全面清零的总目标,并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制度。镇政府组建了违建墓地整治工作专班,逐日核实各村工作推进情况,做到了“一天一督查、一天一通报”;镇里还设立了整治违规墓地“破零奖”和“清零奖”,对率先实现零的突破和率先全面完成整治任务的村分别给予1000元奖励;对于工作推进缓慢的村(社区),则约谈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对于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整治任务的村(社区),则一律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

在严格的奖罚制度面前,各村(社区)两委负责人如坐针毡,连日来,他们自觉取消休假、不分昼夜地上门做工作,有效推动了整治工作。

镇村联动主攻难点

“豪华墓、活人墓整治关键在于突破难点,往往整治一座就会起到带动一片的效果!”该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陈艳明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对于重点“挂号”违建墓地,该镇实行镇村联动攻坚:先由村干部上门做工作,如果工作无法做通,接着由办点镇干部上门做工作;如果办点干部还无法突破,最后由镇人大主席和镇长上门沟通。贺畈社区紧邻杭瑞高速公路有一座豪华墓,墓前不仅置办了石凳、石栏杆、石香炉,还安装了石灯笼、石狮子等装饰物。村干部、镇办点干部连续上门做工作,墓主后人姚某夫妇仍不为所动。6月11日上午,该镇镇长曾伟登门拜访,通过宣讲法律法规、解读相关政策,3个小时后姚某夫妇终于答应进行拆除。

雁南村临近353国道旁有一座豪华墓,总面积达40多平方米,建有大理石围栏、台阶,还用石板铺就了一个祭祀小广场。这座豪华墓为李氏家族的祖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600多年来,李氏一族开枝散叶,后辈遍布于湖南、四川、贵州等多个省市,总人数过万人,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群体事件。经了解,李氏宗亲会由5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理事。镇党委迅速动员几位与李氏家族有亲属关系的镇干部分头做工作,经过反复反复协商沟通,5位理事一致签字同意拆除豪华墓设施。为了顺利推进整治工作,拆除复绿工程交由李氏宗亲会理事实施,经验收合格后镇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整个处理过程十分平稳顺利。

这两座豪华墓相关设施顺利拆除后,在贺畈、詹桥两个片区产生了很大震动,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对象终于明白了党委政府坚定的决心和违建墓地整治政策的刚性,纷纷主动配合拆除自家的违建墓地。

立足长远寻治本之策

集中整治对于消减违建墓地存量效果显著,从长远看必须建立日常监管纠错机制、培育现代殡葬文化。

为强化日常监管,该镇将违建墓地巡查一同纳入涉沙涉矿、打非治违日常巡查,做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确保镇域范围内违规墓地建设“零新增”。

该镇要求各村(社区)必须将“厚养薄葬”写入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农村殡葬活动。各村都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组成的红白理事会,通过屋场会等形式,开展厚养薄葬、文明治丧教育,让民众摆脱“厚葬”的陈旧观念,根除修建“活人墓”的思想土壤。同时,镇党委要求党员干部做出承诺,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革弊鼎新的引领者。

一旦有村民亡故后,村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吊孝,向亲属宣传禁止燃放烟花鞭炮、禁止建设豪华墓等丧葬政策,倡导孝家移风易俗、简办丧事。

另一方面,该镇坚持疏堵结合,加大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力度,提供更贴心方便的人性化丧葬服务,让“活人墓”彻底丧失“活力”,不再复活与蔓延。该镇已分别在贺畈片区的跳石村、詹桥片区的泰和社区启动建设两处各20亩面积的公益性公墓,倡导村民实行火葬,引导村民亡故后进入公墓山进行生态节地安葬。

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70座违建墓地的整治,占总任务的89%,预计6月底可全面完成集中整治任务。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