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6-14 08:14:04
孙学清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家乡孟夏雨后初晴的夕阳,倒衬在家乡渡口平静的江面,映红得水天一色,一艘客轮缓缓驶近,生怕惊碎甜美的梦。儿子悠闲自得地坐在渡口平坦的沙地上,时而极目远眺静思,时而又手捧细沙,或精心地弄个“灶台”,或随意地堆起“金字塔”,或细心地在沙地里挖寻宝贝似的,自娱自乐甚是投入……这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浓墨绘制,缘于保护一江碧水的匠心设计。
我的家乡在湖南省临湘市江南镇。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渡口也是很忙碌的,不仅渡却来来往往的人多,也见证了勤劳乡亲们的起早贪黑。因当时家乡道路路况很是不好,特别是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加之又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父辈们辛苦种植收获出来的时令瓜果蔬菜,只能靠他们汗流浃背肩挑背扛板车拖,趁着傍晚借着月光打着手电筒提前送到渡口,争取在渡船上抢个便于上下易于交易且安全放心的好位置,以便次日凌晨能赶上头班船,到江对岸的湖北洪湖县城新堤赶早卖个好价钱。我们童年想到街上去玩,唯一也都是迫不及待地跑往家乡的渡口,然后兴高采烈地乘船到新堤去玩的。
随着运输量的增大,家乡渡口的渡船由原来的木制机帆船变成了钢泵机动船,数量也增加了一艘,这些渡船相互错着对开,一天往返十多趟,基本上是能满足家乡人及时过渡需求的,只是渡船开动后,遗憾的是船尾江面经常会有一层薄薄的油污,。除非是碰到极其恶劣的天气或长江防大汛的时候,上级航道管理部门提前通知禁止营运,否则渡口一般是不会停运的。
“及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虽渡口常见挥泪离别时的伤心伤感,但更多的是相逢相见时的喜悦与激动。当兵不久便得知,年迈的母亲请人在渡口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木棚,干起了帮过渡人照看单车板车的事情来,顺便卖点零食免费烧点茶水,方便行人充饥解渴。虽深知体弱多病的母亲也是为了减轻后辈们的负担,但作为儿子的我们,却更增添了份对母亲的牵挂与担忧。次年年关回家探亲,归心似箭下了渡船登上河岸,见母亲在棚子旁正开始忙碌着帮存车人放行车辆,我便没有与母亲打招呼,径直走进母亲简易的棚子。忙完外面事情突见棚中的我,母亲惊喜之余顿时嘘寒问暖,忙张罗着生火做饭。探亲期间,在渡口陪伴母亲时,深深品味到母亲冒着酷暑寒守着渡口的不易与艰辛,也深深感受到渡口对家乡老百姓出行的重要。
“渡口旁边我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衣襟吧。”席慕蓉的诗句用于描述昔日家乡渡口的简单与贫瘠也有几分相似:三两艘渡船一字排开停泊在避风的河湾,一条不是很宽的土路Z字形从江堤蜿蜒至江边,三五棵算是粗壮的杨柳树随意生长在渡口旁大堤脚,母亲简陋的棚子就恰如其分搭在这相对平坦的杨柳树中间,两条简洁的长条凳和几块石头则坐落有致摆放在棚前树间,给过渡人一个临时歇脚纳凉的地方。假如长江汛期来了水涨到堤边,除了那些大石块执着坚守原地外,都是要搬移的,而且只能等到水退泥干可行走后,才又可在原址重新搭建,真有点“渡口水落村径成,浮槎在高树”的感觉。
“快看哟,江中又有三条江豚!”一个也是在家长陪伴下于渡口处玩耍的小孩惊呼。其实在我小的时候,也是经常在母亲河长江里看到或结伴或独行家乡人叫“江猪子”的江豚的,后来在自己相继外出求学、参军、工作后,每次抽空回老家闲步于江堤漫步于渡口时,却很难再看到它们灰黑色可爱的身影,很难听到它们跃出水面“呼哧呼哧”熟悉声音了,不免产生几分失落甚至愁畅的心情。重新悄然间发现它们的踪迹,绝对是在长江实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保护一江碧水,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后。作为打造最美长江岸线的一个小小节点,家乡的渡口也随之被关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于是不仅长江大堤两边开始绿草如茵,堤外沿线景观树风景林开始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堤内速生林白杨树也长得挺拔高大,成线成片成林遮风挡雨避浪。被关停的家乡渡口,也被植被绿化似口子公园,喜成了村民们农闲漫步的好去处,我们回老家后的游玩地,给烦躁的生活增添几分温馨与宁静。因此准确讲,家乡的渡口现在应该不能叫渡口了。随着长江沿线的环境越来越好,以前裸露的家乡渡口变得越来越美,母亲河长江里的水质也变得越来越清越来越净越来越静了,这应该也是长江里开始河豚多的原因。。
躺在昔日渡口边的堤身草丛,坐在渡口的河床沙滩,看长江轮船来往穿梭,听江面鱼儿嬉水声响,赏雀鸟昆虫在夕阳照耀彩虹映衬下,时而展翅掠飞,时而驻足憩息美景,真是让人十分惬意与心旷神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家乡乡亲们慢慢也深悟了其中的道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父亲,过去经常使用罾、地笼等捕鱼工具,不知何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平时喜欢打鱼摸虾的邻居毛伢,也开始专心勤劳地学着耕种劳作起来,面对长江里越来越多的鱼,也只是口里炫耀:要是往日凭自己的本事,绝对是可以捉上几条的。
驱车回城行驶在老家宽绰平坦的铁桃公路,时不时会碰到乡亲们外运时令瓜果蔬菜的车辆,联想平时大哥们在屋后就可坐上定点的客运车,很便捷地到临湘县城购买家里必需品,也减轻了过去提着挑着东西登渡口爬大堤的不便与辛苦,感叹家乡的渡口虽然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和运输的繁忙,却丝毫没有影响家乡人的日常出行和,在一定程度上还提升了村民们生活的。感悟家乡昔日渡口的完美转型,看到家乡乡村振兴的媟变效应,兴奋中更充满着自豪与期待。
(作者系临湘市云湖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