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25 19:06:57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玺凡 通讯员 廖若辰
如果你认定自己的想法正确,会被别人的意见影响,人云亦云,轻易放弃吗?这样的思考,曾出现在国产影片《十二公民》中,面对法理与人性,12位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对一宗案件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若是思考辩论的主角换做孩童,他们会否坚定立场,有自己的独立见解?4月17日晚,一场激烈的思辨读书会在洞穴之光绘本馆展开,来自长沙市实验小学一年级(2104)班的7位学生是这场读书会的主角,他们在提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围绕着绘本《咕叽咕叽》,分享和发表着自己的哲思,尽管线条简单,但满是智慧闪烁。

从《咕叽咕叽》引出的思辨
活动开始,绘本馆的螺丝丁老师首先讲述了《咕叽咕叽》的故事:咕叽咕叽是一只鳄鱼,它阴差阳错地出生在了鸭子的家庭中,所以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鸭子,也同样受到了鸭妈妈的爱与照顾,长得结实又聪明,还非常爱它的鸭子家人。
突然有一天,来了三只讨厌的鳄鱼,它们嘲笑咕叽咕叽是只笨鳄鱼,并且威胁咕叽咕叽要把鸭子家人带到河边,然后吃掉它们……
故事讲到这里,思辨就此开始。螺丝丁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咕叽咕叽,你会怎样选择?
围坐在地上的7个孩子大部分都选择了保护鸭子,只有许家纶同学坚定地选择鳄鱼。“鳄鱼本来就是鳄鱼,怎么可能成为鸭子。”此时,老师将动物贴纸贴在了孩子们身上,许家纶有了一枚鳄鱼贴纸,还得到了大家的鼓掌。问题没有对错,只要坚定内心的选择。
紧接着,老师又提出问题:咕叽咕叽的鸭兄弟姐妹对它并不友好,嫌弃它嘴巴大、吃得多、长得丑,还总是欺负它。三只鳄鱼的出现让咕叽咕叽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有很强的被认同感。
这次,大家又会怎样选择呢?

坐着的孩子开始起身
“鳄鱼同伴肯定不会嫌弃咕叽咕叽的大嘴巴。”“咕叽咕叽总是被鸭子嘲笑,它需要找到一样有大嘴巴的同伴,⽽且鸭妈妈可能也会抛弃它的。”这一次,选择鳄鱼的孩子变成了3个。
“是鸭子妈妈从蛋⾥一直把咕叽咕叽带大的,它肯定会选择鸭⼦。”上一轮选择鳄鱼的许家纶,这次有了新的思辨。
此时,7个孩子的表情较之前都有了明显变化,聚精会神取代了平静的倾听,发表观点时,有的孩子开始起身变换姿势。
“虽然咕叽咕叽不喜欢自己的兄弟姐妹,但鸭妈妈为它的成长付出了很多辛劳(因为它比鸭子要吃得多,所以鸭妈妈要捉更多的鱼才可以喂饱咕叽咕叽)。”第三轮讨论如期而至,在听到鸭妈妈的付出后,这一次所有孩子都选择了鸭妈妈。
“它是鸭妈妈养大的,肯定不会忍心对家人下手。”“鸭子妈妈很喜欢咕叽咕叽!”几乎每个孩子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原以为的大团圆结局看似就要来临,但对孩子们最大的考验即将到来。

中立的选择,让全场瞬间“清醒”
螺丝丁老师将最后一个讨论话题抛了出来:原来这三只鳄鱼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前世界上已不足200只,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如果再找不到食物,这片水域仅有的三只扬子鳄也会被饿死。
在发出惊呼声的同时,孩子们表情不一地做出了最后一次选择:几乎全部孩子都选择了保护鳄鱼,只有陈奕帆同学迟迟没有做出选择,最终保持中立。

“如果鸭子妈妈和鸭兄弟姐妹被吃了,咕叽咕叽会很伤心;如果鳄鱼被饿死了,那咕叽咕叽就再也没有同类。但是鸭子又不是鳄鱼的唯一食物,咕叽咕叽可以帮助同伴一起找到别的食物,为什么一定要吃掉鸭子呢?”
在孩子们的一片掌声中,在场的家长们却有些“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意味,原来大家都陷入了问题本身,唯有小奕帆跳了出来,独立思考。
一个故事,四次思考,伴随着孩子和家长们度过了紧凑而又充实的80分钟。思辨会接近尾声,绘本馆的老师们也惊奇地发现,每个孩⼦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并且从刚开始受别⼈意见左右的判断,慢慢进⼊了独⽴的思维和抉择。
在老师对故事结尾的讲述中,孩子们也终于知道了咕叽咕叽的选择。可爱的咕叽咕叽并没有听信鳄鱼的话,它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教训坏鳄鱼,并救了所有鸭子,成为了鸭子心目中的大英雄,继续快乐地生活着。它说:“我不是鳄鱼,也不是鸭子,我是鳄鱼鸭。”
“在面对一个有关正义的选择时,是不是一定有正确答案呢?这是我们希望孩⼦们去探索和思考的。”思辨读书会的发起者文静告诉记者,孩子的生活哲学简单而纯粹,他们也许并不懂得高深复杂的科学理论,与世界交流的方式也是出于“感同身受”,但他们的想象力,却可以借着与社会接触学习到的事情,来解决这些纷繁复杂的事情。

责编:曾玺凡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