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热评丨俄乌冲突60天带来的几点警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24 21:53:24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杨兴东

转眼间,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60天。这场惨烈的冲突,给了世界怎样的警示?

警示之一,固守“冷战思维”的北约,是酿成这场冲突的最大推手。

俄乌冲突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分析人士判断,这场“战争”很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然而,两个月时间过去了,这场冲突依旧还看不到短时间内结束的迹象。

是乌克兰实力不容小觑,还是俄罗斯方面估计不足?有两则新闻或许道出了真相,波兰国防部长顾问、前陆军司令瓦尔德马尔·斯克日普恰克将军22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炮轰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起因是本周早些时候,约翰逊曾告诉媒体,英军正在英国本土和波兰训练乌克兰士兵。对此,斯克日普恰克将军指责约翰逊的这番言论向俄罗斯“泄露了军事机密”,并批其“极其不负责任”;美国多州州长本周宣布,他们的州属国民警卫队将应国防部要求向乌克兰派遣装甲车。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持续递刀拱火,一步步让乌克兰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牺牲品。换句话说,在这场冲突,乌克兰背后站着一长溜的北约国家从资金、物资到军事装备的全方位援助,俄罗斯所面对的,绝不仅仅是乌克兰自身一家的力量。

警示之二,零和博弈心态、“一边倒”政策,无异于一场灾难。

韩非子说过: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本来,处于北约与俄罗斯对峙的夹缝中,乌克兰本该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轻率选择“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无异于一场国运赌博。乌克兰曾经是军事强国、“欧洲粮仓”,如今世界经济水平排144名,人均GDP在欧洲倒数第一,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根子就在于乌克兰持续无视俄罗斯的地区安全诉求,在美支持下寻求加入北约,不幸沦为大国博弈棋局中的“马前卒”。

警示之三,欧盟国家可能会落得个“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俄乌冲突60天,美西方对俄罗斯祭出多轮制裁,最新制裁范围已扩展至能源领域。然而,全球化时代,动辄挥舞经济制裁大棒,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加油站排起长队,运输公司经营困难,上班族拼车通勤……这些情形已在欧洲多国出现。

分析人士指出,欧洲经济面临高通胀低增长风险,持续的俄乌冲突进一步增加能源、财政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令欧洲成为这场冲突的主要经济受损者。

警示之四,美国逼迫他国选边站队,就是十足的霸权主义行径。

以美国家法替代国际秩序,逼迫他国选边站队,而非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恰恰干扰了危机的解决。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一直基于一个简单的观念——“你要么与我们为伍,要么与我们为敌。美国应该引领,盟国则应该追随,而反对美国至尊地位的国家将会遭殃”。

俄乌冲突60天来,美国白宫采取各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与施压,赤裸裸威胁其他主权国家。这些手段失败后,美国赤裸裸地以制裁相威胁,甚至散布虚假信息对他国进行抹黑、恫吓。这种卑劣的行径,对于国际冲突来说不是在降温,而是在升温。

无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地区冲突一旦走向集团对抗,所产生的破坏性后果谁也无法预料。在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各种危机交织叠加的当下,世界需要大国注入的是稳定性和确定性,是呵护和珍惜和平。

责编:张英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