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13 11:00:2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3日讯(通讯员 戴德保)4月12日上午,临湘市教研室主任乔迈带领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到临湘市第七中学开展教学视导。本次教学视导以听课、分组交流、与全校行政集体交流的方式进行,共听、评课15堂评课15堂,采用电子调查问卷,随机抽查学生20人、老师93人。行程节奏紧凑,扎实高效,很契合当下的“双减”要求。
当前,减负不减质、向课堂要效益已成为必然,各校也在摸索“双减”模式下的高效课堂模式。临湘七中在压实“双减”、求实创新方面,迈出自己的步伐。该校以第三代“平等课堂”为抓手,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现在,各年级均在大力推行“五段教学法”模式,以提升学生自学能力为导向,精讲多练,努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潜能,把45分钟分成五个时间段,即学习目标和激情活动展示段、预习自学段、小组探究段、拓展提升段、教师点拨小结段。每个时间段精心设计,分层导学,培优辅差,力争每堂课不留“尾巴”,把问题和作业完成在课堂,让每位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课前集体备课,课后周周清。学生课外作业明显减少,但是成绩不降反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数学来源于生活,必须应用于生活,联系生活教好数学是现代教学的趋势,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双减’模式下更显紧要。”听完老师们的课,对于临湘七中压实“双减”、高效课堂建模的做法,数学教研员吴为进如是说。教研室副主任、生物教研员李中良认为,李兰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实在、实用、实效”的特点,老师要学会跳出教材教学,对教材加工处理不拘泥于教材。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多放手,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动口,加强中考研究,精心组织毕业学科老师参与研究复习课建模。其它学科的教研员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听评结合,培促两利,临湘市教研室带着“减”而来,实为“增”而去。在教研中发现问题、重构教学模式成为推动该市教育转型的有力“抓手”。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