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三位外省籍志愿者故事温暖临湘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4-01 11:35:4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许德军 李舒

生活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湘北门户临湘毗邻多个湖北县市,有多条国家交通干道穿境而过,疫情防控压力很大,信息排查任务尤为艰巨。近日,在抗击新冠疫情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三位外省籍志愿者的感人故事温暖了临湘这座湘北小城,他们就是临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信息排查电话专班的志愿者罗海燕、尚海燕、沈玉宝。

44岁的临湘媳妇罗海燕是江西宜春人,老公在外地上班,她一个人在临湘带着4个孩子,两个孩子上初中、一个上小学,最小的孩子才两岁,平时还要打点自己的纸品生意,但是在看到临湘团市委和临湘市妇联招募防疫志愿者的信息后,她连忙将小儿子交给婆婆照顾,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每天天刚亮,罗海燕便起床了,安顿三个孩子吃过早餐、送到学校后,她会8:30准时赶到信息排查办公室。打完排查电话经常要到下午2点半以后,这时罗海燕还顾不上休息,她还要急着去为客户配送纸品。对于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事,罗海燕说她老公至今也不知道,家里几个孩子都为妈妈参加志愿服务而自豪。“我到临湘已经十多年了,当初生意刚起步时也很艰难,幸亏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罗海燕表示,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源于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朴素情怀,也是为年幼的孩子们做个好榜样!

1988年出生的临湘媳妇尚海燕是湖北十堰人,老公在武汉打工,自己目前是全职家庭主妇,家中还有年迈的公公和两个上初中的孩子需要照顾。自3月中旬以来,除了周末在家照顾孩子外,尚海燕每天在指挥部信息排查专班工作8个小时以上。前些年,她家是长塘镇水圳村的贫困户,兄长病重常年卧床,公公婆婆年迈需要照顾,他家的破旧平房摇摇欲坠。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2019年,她家仅出资1万元,便住上了城区易地搬迁安置小区125平方米的大房子,两个孩子也转到城区上学。尚海燕说,虽然她家并不富裕,但她始终胸怀感恩之心,只要时间允许,她会坚持参加抗疫志愿服务。

现年47岁的临湘女婿沈玉宝老家位于山东临沂,目前在临湘从事商业保险工作。在指挥部信息排查专班办公室,沈玉宝每天要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半。沈玉宝曾是一位革命军人,但他退役不褪色,在志愿服务一线,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市民保险理赔出现法律纠纷,他免费提供咨询;孤寡老人外出理发不便,他自带工具上门服务;孤残儿童生活困难,他总是倾囊相助。“信息排查组长在分配任务时,特意将北方身份身份证号码的对象交给我,因为我是在北方长大的,普通话还不错,跟他们沟通都还比较顺畅。”谈起电话排查话题,沈玉宝满脸自豪。

“没有任何报酬、没有任何补助,任务不多时他们还能在食堂吃餐饭,遇到任务重时就只能吃碗方便面对付,这些志愿者任劳任怨,确实挺令人感动的!”说起这些志愿者,志愿团队带班负责人临湘团市委副书记李梦颖毫不犹豫地竖起了大拇指。

信息排查专班主任朱元峰告诉笔者,临湘地理位置特殊,始终是岳阳市的信息排查大户,占到了岳阳市信息排查总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日均在1000条左右,最多的一天达4000多条,这些信息必须在4小时以内排查销号。在指挥部信息排查专班,加班加点甚至排查到凌晨两三点都是“家常便饭”,正是这15位志愿者与30多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临湘市至今没有出现一起信息排查延误事件。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