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2-03-06 07:59:4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奕樊 周帙恒 张斌 沙兆华 梁可庭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郴州姑娘江梦南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荣誉。正值全国两会召开,江梦南“从无声里突围”的事迹,深深感动了代表委员和家乡人民。大家纷纷表示,江梦南是青年的榜样,是湖南人“吃得苦”的典范,要从榜样事迹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敬业担当、不懈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江梦南冲破无声世界的重重壁垒,向阳而生,一步一步走入清华大学,成为博士研究生。她的成长之路令人感慨。
连日来,江梦南的故事在她的母校吉林大学师生圈和校友圈里持续传播。谈起这位“小师妹”,同样毕业于吉林大学的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袁爱平十分感慨:“她的成长之路如此艰辛,却又如此精彩。这段人生路,饱含了她对命运的不屈,坚持自强不息,终于绽放出生命之花;饱含了父母的大爱,对她始终不放弃,让爱温暖着这个家庭,最终圆了幸福之梦;饱含了社会各界对残障朋友的温暖关爱,这是社会文明度高的标志。”
袁爱平告诉记者,江梦南用行动告诉我们,身体的缺陷不应该成为残障朋友与世界平等对话的障碍,他们有信心做好自己,更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生活,“让他们真正树立起信心,享受一切可以享受的乐趣,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我从江梦南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昂扬向上的力量,那是勇敢面对挫折、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的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常德市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学校校长王怀军说,江梦南的事迹是最好的教科书,回到学校后将开展向江梦南学习的活动,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榜样的力量。
作为一名学校校长,王怀军最能感受到残障孩子的不易和艰辛。今年全国两会,她带来了《关于加大县域特殊教育学校投入的建议》,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特殊教育学校的资金投入,加强县域特殊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让每一个残障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江梦南身上的那份执着令人动容。”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说,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将努力向江梦南看齐,以踏实、认真的态度,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发光发热,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梦南有一个“治病救人,祛除病痛”的“英雄梦”。了解到这个梦想,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雷冬竹为她竖起了大拇指。雷冬竹说,江梦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人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看到江梦南一路走来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更是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雷冬竹介绍,听力残疾占我国残疾比重1/3以上,居各类残疾之首。“江梦南的生命奇迹毕竟是少数,只有强化听力残疾医疗救助,才能更好促进人口健康发展。”雷冬竹呼吁,尽快推行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从源头预防听力残疾,同时,通过政府兜底,普及听障儿童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术。
“江梦南是我们残疾青年的优秀榜样。”同样身残志坚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玉锋说,残疾青年渴望被社会认可,渴望拥有共享平等的机会,相信在新时代里,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青年像江梦南一样,追求自己的梦想,展现靓丽人生。
“你和我们一样,又那么不同寻常。”95后湘西州龙山县茨岩塘镇驻村干部周小康在抖音热搜上看到了江梦南的故事,被深深感动,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西部计划志愿者,将学习江梦南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努力突围。”
责编:姚铮铮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