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防治的“湖南答卷”

    2022-01-28 10:23:21

开展1170处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实验、组织地灾避险演练515场、开展地灾防治宣讲108场;布设普适型地灾监测设备4749套;完成工程治理416处、避险移民搬迁551户、排危除险541处;47.8万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护……

这是2021年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交出的一份答卷。

摸清地灾风险底数 不打没准备的仗

2021年,结合农村宅基地调查确权登记工作,湖南省开展了全省农村宅基地切坡建房调查。同时,《湖南省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也将农村临坡切坡建房地灾隐患列入重点防范对象。湖南省整理统计了近5年来与切坡建房相关的地灾情况,查明切坡建房达76.5万户。湖南省要求各地探索对切坡建房实行网格化管理,并纳入地灾预警预报送达范围。

同时,湖南省还对18567处在册地灾隐患点进行了全覆盖汛前排查。汛期,对危险区进行不间断巡查。2021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共派出工作组1489246837人次,处置隐患点3166处。在全省地灾高、中易发区89个县(市、区)部署了1∶1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目前正在开展野外调查工作。

此外,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还联合中南大学建设了湖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中心,运用新技术获得潜在地灾分布和发育特征,为高精度调查提供科技支撑。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灾害来临早知道

监测预警是地灾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临灾响应决策提供支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张家界市,138个地灾监测预警系统不分昼夜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该市布设了574套监测设备,每套设备由1个雨量计和1个视频监控仪组成。雨量计主要收集隐患点的实时降雨量,定时将雨量数据传回监测预警平台。视频监控仪则对隐患点现状实时监控,一旦发生灾情还可通过视频回放,分析灾害发生的前兆、原因等,为下一步地灾防范提供分析数据。

雨量监控、视频监控以及三维场景模型三方联手,使得地灾隐患点情况直观化、可视化、立体化,形成基于人工智能与监测大数据的智能预警预报模式,有效提升了地灾监测和防灾、减灾能力。

据介绍,2020年以来,湖南省开展了1210处地灾普适型监测预警实验,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的86个县(市、区),含滑坡1143处、崩塌51处、泥石流16处。全省部署了普适型监测设备4749套,为受威胁的68892名群众加强了技防监测预警保护手段。2021年并网运行后,经过一个汛期的试运行,设备总体稳定性较好,监测设备平均在线率达95.12%

技防外,人防手段依然必不可少。2021年,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安排连续183天值班值守,向社会公众发布292期预警信息,向各级防灾部门发送预警传真411份,向基层防灾人员发送预警提醒短信1518.5万条。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全民共筑安全防线

开展应急演练,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是增强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式。2021年,湖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共组织了515场地灾避险演练,参加人数达42366人,组织地灾知识专题培训及防灾宣传活动727场次。

针对地灾隐患点多位于农村的特点,湖南省借助省广播电台村村响应急广播,及时推送地灾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循环播报地灾防治公益宣传片,并进一步开展地灾防治红背包行动

基层干部的地灾防治观念也实现了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该厅组织技术力量赴全省各地开展了108场宣讲,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

湖南的地灾防治,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守住生命安全底线的同时,对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也助益良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了同步彰显。该负责人称。

据介绍,2014-2021年,中央和湖南共投入各类地灾防治资金达76亿元,在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恢复耕地面积0.55万亩,增加生态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减少水土流失面积52.6万平方米。同时,通过实施地灾搬迁避让工程,整合各项涉农资金,让受地灾威胁的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责编:郭芝桃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