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2-01-26 16:52:33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记者 董以良 通讯员 龙俊杰 龙桂林
1996年出生,2017年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地处偏远山区的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从教语文。3年时间,她把诗歌的种子播撒进山区孩子的心田,陪他们写下了1000多首诗歌,将孩子们童真的诗句整理成册,用爱与知识,点亮了孩子们眼里的星光。
“李老师就是孩子们前行路上的灯塔。“为孩子带去光,让孩子说去心中的光。”“诗意童年,熠熠生辉……”连日来,“95”后语文老师李柏霖被众多媒体转发报道,火爆出圈,收获众多读者网友的点赞。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网友留言

新华社客户端网友留言
“李柏霖老师有爱心、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她的故事值得广大青年教师学习,要以深厚的教育情怀滋养学生心灵。”会同县教育局局长刘小忠对李柏霖给出高度评价,他介绍,会同县地处武陵片区,大部分学校都位于偏远山区,涌现了一大批扎根一线、坚守情怀教育的乡村好老师,李柏霖是一位典型代表。会同县教育系统将以此为契机,号召广大一线教师向李柏霖学习,鼓励青年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乡村教育。
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校长张勋用“不是重锤的敲打,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来形容李柏霖。他介绍,“李柏霖工作至今,一直扎根在农村,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作为一个‘95’后的老师, 她朴实、善良、温和的性格,再加上踏实认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在语文教学方面,李柏霖用扎实的学识,以诗歌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开了一个个留守儿童的心扉,重燃了他们对人生向往与希望。”
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柏林老师同样捧着一颗对教育挚爱的心来,默默耕耘教育事业,用无私的爱温暖着大山里的每一个孩子。她的故事,也点燃了当地众多教育人的育人情怀。
对粟裕希望小学老师粟碧玉而言,李柏霖是她心目中的女神老师,这是指李柏霖“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生活无比热爱”,是许多乡村教师望尘莫及的“女神”。她眼中的李柏霖,是一位‘孩子王’,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住无数孩子的心。“她开始带学生写诗时,很多人都质疑着她。但李柏霖用她的坚持完成了这一壮举。”粟碧玉告诉记者,每次听李柏霖老师在办公室聊到学生通过写诗写作能力提高了、语文课更积极了这些新变化,同办公室的青年老师都羡慕不已。被问到与学生相处的细节与秘诀,李柏霖老师也是大方指导,从不吝啬。
“通过李柏霖老师,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儿童诗。孩子们的诗句虽然朴素、没有任何高超技艺,但他们细腻情感和童真深深打动着我。”会同县城北学校青年教师杨浏成表示,在偏远山区学校的学生中,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些孩子因缺乏父母的陪伴关爱变得性格内向。李柏霖带孩子们写诗,就像帮他们找到了打开心扉的钥匙,让他们慢慢吐露心声,慢慢看见自己。“带孩子们写诗并不是让他们成为诗人,而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美丽和温暖。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也应该不仅仅传授学生知识,而是用心用爱去滋养心灵。”

责编:董以良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