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回家——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的自述

    2021-12-17 16:10:09

护送走失老人回家。(左一为周建国)

口述:周建国 文字整理:赵冠群

我叫周建国,16年的军旅生活后,于2014年转业到湘潭县民政局工作,2016年至今,任湘潭县救助管理站站长。从事救助工作以来,我用心用情用意对待每一位被救助者,应救无类、施救及时。每个月不在接流浪老人、小孩的路上,就在送流浪老人、小孩回家的途中。千方百计为失散多年的流浪对象找到家、找到亲人,让这些家庭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认了一个干儿子

湘潭县锦石乡小胡的童年是不幸的,父母在他3岁的时候离异远走他乡,父亲去了海南,重组家庭;母亲一别从此沓无音信;一直由独身奶奶抚养。在小胡10岁时患上了癫痫病,从此,小胡踏上了流浪之路,在长株潭地区救助站里都留下过他的身影。由于小胡调皮、无人管束,往往是刚把人送到家里,我们还没出门,他又走了。到后来不到两三天又跑出来了,而且是到全国各地流浪乞讨。从2016年至2019年,他外出流浪50多次,都是我负责接送,2017年就高达24次。在逐渐接触过程中,我带着感情和责任,在认真对待每一次接送任务上,还开展延伸服务。为小胡嘘寒问暖、寻医问药,并协调当地村组给予救助与照顾。在多管齐下帮助下,现在小胡的病情基本痊愈,得到了关爱心理越来越阳光了,小胡和奶奶的基本生活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祖孙俩视我们为他们的亲人。今年初,小胡认真的说要给我们当儿子。从此,我认了“一个干儿子”,也多了一份牵挂。时至今日,已经16岁的小胡也基本安定生活,没有外出流浪了。

“兄弟,我欠你一个恩情”

今年初夏的一个晚上,湘潭县易俗河镇派出所接到群众来电,说收留了一位年长走失的老婆婆,操着涟邵口音,但口齿不清。派出所值班民警马上电话告知我。接报后,我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及时把老人送进了湘潭县同康医院,安排为老人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医务人员设法帮助老人恢复记忆,一连几天来我去医院与老人交谈,问她名字、家住哪里。由于老人语言不畅、表述不清,一时无法摸清老人的身份信息。

为提升救助质量,我想到寻亲网。马上登记了老人情况,发动网友为老人寻找亲人,与湘潭市救助站联系寻亲帮助。几经周折,从邵阳市救助站传来好消息,走失老人姓刘,时年74岁,邵阳人,住在湘潭市板塘铺女儿家。随即我马上与老人的子女取得了联系。听说母亲在湘潭县救助站,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治疗,电话那头的李女士喜极而泣。原来,刘奶奶她住在板塘铺女儿家,在离家不远的菜市场走失,只身来到湘潭县易俗河镇。

为感谢我们收留照顾母亲,不辞辛劳千方百计联系他们兄妹,接到信息后,李女士和大哥特意邀请了湖南经视记者同行,见证亲人回家的感人画面。见到分别半个月的母亲面带笑容、衣着整洁、精神奕奕,李大哥深情地对我说:“谢谢你,建国兄弟,我欠你一个恩情”。远在广东的小儿子在与母亲视频通话后,执意要与我视频,连连道谢:“中秋一定回家,要好好请恩人喝一杯!”

五年来,我们全站尽心尽力帮助走失的、流浪的60多位老人、孩子寻找到了亲人,失散时间最长的达12年、距离最长的达到了云南省富源县。每当为流浪对象找到家、找到亲人,见证相拥而泣、喜不自禁的团圆场面,我更深感责任重大。我默默承诺,在这个岗位上要尽最大努力,为流浪对象找到家、找到亲人,为这些家庭解除亲人离散之苦。

为流乞人员安一个家

长期以来,我县因无本级救助站,外地流乞人员救助返乡工作只能依托湘潭市救助管理站协助收容转送,客观上增加了流乞人员的回流;本地流乞人员救助返乡工作只能即收即送,淡化了救助政策宣传及心理疏导交流沟通过程,往往是救助人员刚刚与家属办好交接,对象又反流本地或外县。特别是对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无法引导、护送到湘潭市救助站,仅只能依靠本县两所精神病医院收治,影响到精准救助。至2020年底滞留两所治疗机构的不明流乞人员达到54名。

鉴于此情况,我局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在省厅、市局及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湘潭县救助管理站、湘潭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于2020年动工兴建,2021年8月6日正式举行揭牌仪式。新“家”占地3800㎡,分设男女救助区、儿童保护区共90张床位。每个房间配备了空调、热水、护理型床位。设置了娱乐室、餐厅、隔离室及户外健身场所等,配备了医生、护士、护工24小时全体候服务。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与公安部门衔接,经公安部门人口户籍鉴别、人脸比对和DNA采样登录寻亲网,共为19人找到了家属。至2021年11月30日,均已通过民政救助系统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经多方努力仍无法确认身份的35人,在公安部门的支持下,依据相关政策统一为其重新办理了户口,购买了医疗保险和生活救助。同时,将依托救助站这个“家”,正在为他们申办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这些人员治疗有“医”靠、生活有保证。

民政从事的流乞救助工作是一份公益事业,更是一份给那些背井离乡的弱势群体带来光明的温暖的神圣事业,时刻不可懈怠。我将竭力创新救助工作模式,履职尽责,以仁爱之心保障各类救助对象的基本权利,一视同仁给救助对象以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爱,用清流似的爱,滋润流乞人员干涸的心田,展现好民政人的“菩萨心肠”!

责编:曹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