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1-12-01 07:44:28
产业兴旺地生金 人才培养助振兴
——访党的十九大代表、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文坡村党委书记粟田梅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嘉俊
通讯员 李尚引 粟定远
“我们要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按照省党代会的部署,结合文坡村实际,推进黄桃、油茶、优质稻产业发展,提高村民的收入……”11月底,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文坡村黄桃基地,党的十九大代表、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文坡村党委书记粟田梅正带领村里35名“党员突击队”成员在基地除草。劳作间隙,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文坡村2018年实现了整体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26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1919元,去年村级集体收入达20万元。
“今年村里种植了970多亩的农香42型优质稻。老板直接上门收粮,每百公斤收购价320元,比普通稻米高多了,明年我们还要扩大种植规模。”谈起村里的产业规划,粟田梅高兴地介绍。
“村里还有140亩的荒地,我们准备种植油茶,并在油茶树间套种中药材;我们准备办一个集油茶加工、榨油体验为一体的油茶加工厂,配合村里环境卫生整治,把侗锦基地、黄桃采摘园、一副担架纪念地及沿河风光带,打造成侗乡文化旅游新品牌。”粟田梅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提到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粟田梅对报告中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的内容感触颇深:“我们这一届村两委12名干部,除了我是‘老家伙’,其他同志全是80、90后的年轻人,好几个还是大学毕业的呢,年轻人思路广、干劲足,文坡村的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

粟田梅介绍,2018年,文坡村成立了文峰教育基金会,村集体拿出部分资金,村里贤人、能人、在外工作的人员、爱心人士自愿捐助,对入学的困难儿童,考上县重点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生进行资助,目前已连续3年发放各种补助、奖金5万余元。在教育基金的激励下,文坡村的学生积极奋发向上,学习氛围愈加浓厚,为全村人才培养注入了活力。
(原载《湖南日报》12月1日03版)

责编:卢嘉俊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