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童子鸡” 俏变“黄金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1-02 16:47: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日讯(通讯员 彭小霞)11月2日大清早,临湘市羊楼司镇黄金村宏发家庭农场饲养员舒拥军全副武装走进养鸡场内,开始为可爱的鸡娃娃们喂食营养早餐。

“这叫童子鸡,生长速度快,一般养至七到八周龄、体重约两千克左右就可以出栏。肉质细嫩柔软,特受市场欢迎。”看着脚边一群群欢乐叽啾滚动的毛绒鸡娃们,舒拥军感觉都无法迈开步子了,但心里充满了喜悦。

“这新建鸡棚共3500多平米,分四区,通风,透光。眼下雏鸡分场最为关键,要提前消毒,避免感染疫病。不仅饲养密度要适宜,温度和湿度还要稳控。每日粮粉饲料配合更有讲究,须全天供足料和保证自动化洁净饮水,半点也不能马虎。”说起“育鸡心得”,舒拥军处处讲科学,条条有讲究。

“之前出栏了一批但数量不多,这是第二批雏苗进场。大约有34000把羽。我们以组里闲置的屋场地与上属肉食公司联营,采取‘五统一’的‘合作+分工’模式(统一育雏、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回收)与村集体签约养殖协议。经上批雏苗观察统算,成活率稳控在95%以上。除去管护工工资,预计年盈利可达15万元左右。另外,鸡粪残料以袋计价大部份卖给江南菜农作肥料,小部分留与钓鱼饵料加工。这种‘农施结合’双循环运作对农村环境也没啥影响。等我们自行稳定出一套可靠的养殖经验后,再吸纳更多的村民加入养殖行列,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才是真道理。”黄金村总支部书记沈洪涛望着“满地黄金”,眼里充满期许。

近两年,黄金村立足村情,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理念,以家庭农场型种养殖形式为主线,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合理化土地流转,鼓励“种粮大户”,评选“养殖能手”,提升“村品特色”,力争做好盘活农村资源,探索富民强村的新发展之路。

责编:王相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