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刊】砥砺奋进开新局 乘势而上结硕果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0-22 20:06:43


编者按:我县“两会”召开在即,回顾过去五年,在中央和省委、市委坚强领导下,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持续向上向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决胜阶段,也是关键的五年。这五年,我县取得了高质量发展各项成就。10月20日起,微美通道将推出“两会特刊”系列报道,本期来看看双江镇发生了哪些喜人变化。

砥砺奋进开新局  乘势而上结硕果

五年耕耘,五年汗水,五年成就。回眸过去,双江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坚决服从全县发展大局,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疫情、促发展、奔小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层治理更加高效,镇、村面貌日新月异,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奋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崭新业绩,积蓄了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蓬勃力量。

这五年,抢抓发展机遇,镇域经济竞相迸发。全镇生产总值突破30亿大关,年均增长8.3%,增速全县前列。重大项目相继落地。2018年传素风力发电项目竣工并网发电,黄沙岗山脊,风机直耸入云天,昔日荒山野岭如今已是金山银山,绿色能源不断照亮侗乡。通道黄柏工业园区企业孵化楼、宿舍楼、总部楼等建成投入使用,吸引注册入园企业26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混凝土搅拌站、变电站、城市主干道路等重点工程相继完工投入使用。民俗旅游提质升级。走进芋头古寨,青瓦木屋,拔地鼓楼,依山傍水,宁静古朴,在保护中挖掘传统文化潜力,推出原汁原味原貌侗寨风情游,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独岩民俗风情园“盛装打扮”,重新开张迎客,增添音乐餐饮、网红打卡、自驾露营等元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梨子界红军烈士纪念园纳入全县红色旅游线路,成为通道转兵党性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农业发展如火如荼。率先推行“村企合一”发展模式,建成琵琶稻虾蟹生态种养殖基地、芋头农林旅产业综合示范园、罗武百亩荷花观光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传素千亩青钱柳种植基地、红香黑老虎产业基地。激活传统优势产业,全镇“两茶一药”种植3000亩以上,规模化、基地化种植15处。

这五年,狠抓脱贫攻坚,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回望过去五年,13个后盾帮扶单位、54名驻村工作队队员、494名结对帮扶干部扎根双江脱贫攻坚一线,集中力量、同心攻坚,贫困群众幸福日子并蒂花开,2019年1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20年1717户697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变化有目共睹。五年来,最直观的变化是路畅人欢。以前,公路硬化仅能覆盖到村,边远通组公路条件差,车辆进出难,路面硬化更是遥不可及。如今,无论是传素山高路陡、蜿蜒曲折、筑路难度大的平溪、渔塘等村民小组,还是罗武、琵琶之间的村村公路,都变成了宽阔干净的水泥路,目前全镇20个村201个组通达公路全部硬化,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五年来,最明显的感受是安得广厦千万间,易迁群众聚欢言。建成东环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安置贫困人口161户646人,就近建立扶贫车间2处,按户分配菜地2000平方米,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面对干净整洁的安置小区、安全舒适的住房、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有偏远山区搬来的贫困户由衷感慨道,“在城里工地上干了五六年活,一直帮别人建房子,现如今搭上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一家人再也不用租住低矮潮湿的地下室了。”五年来,最可喜的进步是昔日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深度贫困村罗武村底子差、路子窄、就业难,省统计局工作队入驻后,通过建强党支部、组建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罗武村顺利摘掉了曾经“落伍村”的帽子,驻村工作队长周志强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脱贫攻坚期间,双江镇党委、政府坚持精准发力,下足“绣花功”,敢啃“硬骨头”,拔除“穷根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和省脱贫攻坚实地考核,获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这五年,抓牢环境提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穿城而过的双江河,相较五年前环境显著变化,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景更美了。城区“颜值”大提升。相继建成“一江九桥”沿河休闲风光带、百丈崖公园,完成县城灯光亮化、侗族特色风貌改造,夜间灯火辉煌,流光溢彩,独岩民俗风情园开园营业,夏日纳凉好去处桥头水上乐园,百里侗文化长廊双江段一步一景。五年来,我们共同绘就了一幅“城中有景、景中有城、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乡村卫生大变样。以前,群众出门容易进门难,走的多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污水乱排,垃圾随地乱丢乱倒,许多地方都还存在脏乱差现象。镇党委、政府全民动员、持续投入,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大力开展“清爽”行动,推动“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实现农村改厕目标,实施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建成乡村大舞台20座,村级文化休闲广场6处,风貌改造399户,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省级优秀农家书屋4个。生态环境大改善。境内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严格保护9.5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9.7万亩天然保护林,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0.36%,环境质量综合指数高达98%以上,年均植树造林11万株,完成双江至县溪、通坪公路马家坝路段森林景观工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转运或无害化处理率100%,县城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通过验收,获评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

这五年,紧抓民生福祉,百姓生活幸福安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民为本,努力向全镇人民提供殷实幸福的生活、安稳牢靠的保障,不让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弱有所扶。应保尽保、应纳尽纳,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水平,共有农村低保户338户610人,城镇低保960户1364人,五保户107人,残疾人补贴604户646人。壮有所用。深入推动就业扶贫政策落地,累计完成小额信贷贴息1770人次,贴息127.69万元,开发扶贫特岗300多个,享受一次性交通补助1903人71.59万元,建成扶贫车间9个,提供工作岗位1000多个。病有所医。全面落实了“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综合保障措施,实行“一站式”结算,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结核病4种慢性病签约服务率达100%,大重病、慢性病人都得到有效治疗。幼有所教。全镇共有6-15周岁义务教育适龄贫困儿童3418人,全部在校接受义务教育,实现零辍学零失学,享受免费营养餐、寄宿补贴、免学杂费、免书本费等政策。5年来发放教育助学金82万余元,落实“雨露计划”教育扶贫补助1617人342万元。

这五年,狠抓基层组织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主抓手,不断筑牢基层堡垒,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突出常学常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信党爱党敬党。完成新老交替。如期完成村(社区)“两委”、县乡党代表和人大代表、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成员138人,县党代表14名,镇党代表119名,县人大代表27名,镇人大代表75名。抓防疫不松懈。严防外来输入,加强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监控,管控务工、求学、旅游等境外人员72名,累计排查中高风险地区人员8000多人,全部落实了“四包一”责任。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5万剂次。创文明保平安。坚持推进村民自治,建立“一约五会”制度,制定村规民约20部,形成调处矛盾纠纷、维护村寨安全、防范火灾等方面的一线力量,持续保持“湖南省文明乡镇”称号,成功创建市级文明村2个。五年来,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实现“零登记”,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被评为省市安全生产先进乡镇。

回首来时路,面对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干在实处,全力推动双江经济社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责编:陈基健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