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返乡日记|房美,地净、水清,汨罗村庄更有生命力

  三湘都市报   2021-10-08 19:34:56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琪 视频 李琪

傍晚的风很凉爽,夹杂着刚刚收割完的稻草清香;老人在交错的阡陌中散步,孩子在休闲广场玩耍,小狗摇着尾巴打滚撒欢......自然又恬静,这样闲适的田园生活,是岳阳市汨罗市瞭家山社区居民们每天都能享受的时光。

瞭家山社区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近年来,社区以“党建+”为主线,以“自治”为主体,以“建家”为主题,创新“五位一体”基层治理,打造了乡村振兴发展样板。

国庆假期,从长沙返乡的记者,决定前去体验一把“归园田居”。

(汨罗镇瞭家山社区集中建房点,风格统一的房屋坐落在湖边。)

房美,地净、水清,一座有生命的村庄

社区入口休闲广场的秋千上,正吃辣条的小女孩看到记者走近,忙站起来。她吐了吐被辣的舌头,与小伙伴嘀咕了几句后跑开了。“少吃点这些!”一位散步的大爷看到,教训起几个小家伙。

老人散步的这条主干道,一直通往社区,两边坐落着许多小楼房,有中国风格建筑,也有西式洋楼,灰色、蓝色或红色的屋顶,各有风味。

路面不见一点垃圾,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栅栏围着院子,种着秋葵、辣椒,也有地栽或者盆栽的玫瑰、荷花、蓝雪花、凌霄花、三角梅等当季花草。

(各种风格的楼房,体现着主人的审美与匠心。受访者供图)

社区集中建房点有一个相邻的湖,当地人叫“塘”,水质清澈,风中波光粼粼。沿岸修建了健康步道,每隔20米左右,就设有高血压、糖尿病、健康妊娠等提醒。

湖心有亭,需要通过长长的木桥上去,这是夏夜村民们纳凉的首选地。

湖的尽头,有一池荷花,嫩嫩的莲蓬引得散步的大叔垂涎。他伸出手,摘下几个,把青翠的莲子分给过往的人,记者也分到了几颗。

房美,地净、水清,还有暖和的人,这是一座有生命的村庄。

传承民俗与文化,缓解记忆中那缕乡愁

中心广场、乡村大舞台、20个小游园,除了舒适的现代化硬件设施,瞭家山社区还通过民俗与文化的传承,建设丰富的乡村精神文明。

(瞭家山社区的“打五中”民俗活动,意寓赶走贫穷,共修福德)

据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瞭家山社区所属的汨罗镇,农民学哲学曾成为县、地、省的先进典型。为了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瞭家山社区依托这一独特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资源,筹建集乡村文化、党建教育、乡村旅游、乡愁记忆、休闲娱乐、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馆,构筑“湘村哲学创新实践体验地”。

(建设中的瞭家山社区乡土文化馆外貌。)

记者看到,社区即将开放的乡土文化馆,共分三大板块,包括乡情村史馆、乡村文化空间、乡村茶馆。“乡情村史馆包括村史厅、中国农民学哲学展厅、美丽乡村展厅等。” 社区党总支书记何永胜说表示,社区以这种“村庄印记”的方式,缓解更多人记忆中的那缕乡愁。


责编:吴岱霞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