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 10:51:0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李方遒 王智雄
从闭塞到开放,从贫困到富裕,近年来,湘乡市泉塘镇彪家村以农村道路建设为突破口,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筑牢农民“致富路”,挺起了乡村振兴“主心骨”。

村主干道拓宽现场。
秋高气爽,正是施工的黄金时期。在泉塘镇彪家村,村干部正带领村民挖山填土,加班加点对村主干道进行拓宽。
彪家村地处潭市、泉塘、月山三镇交界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一直以来村里的交通基础较为薄弱,阻碍了发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打通彪家村的发展通道,几届村班子都把修路放在首位。“只有修好路了,才能让我们村的产品更快更好地向外输送,也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来,共同建设、发展好彪家村。”彪家村党支部书记杨新国说。
蝶变始于道路。彪家村开始大刀阔斧搞建设,先后累计投入200余万元,对全村道路进行升级改造,短短几年时间,全村新建道路5000余米,真正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今年56岁的张新平是湘乡至状元桥的中巴车司机,跑了37年运输的他见证了彪家村交通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告诉记者,以前从彪家村入城需要70多分钟,现在交通条件变好了,70分钟都能往返一趟了。

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
道路的改善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是为彪家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彪家村大力发展荷花种植,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依托便利的交通环境,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后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彪家村党支部书记杨新国说。
如今,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犹如一根根纽带,串起了彪家村100亩荷花基地、1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和数家家庭农场,撑起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责编:曹漾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