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李绍兵:站好每一班岗 守好每一份责

    2021-08-27 10:59:15

站好每一班岗 守好每一份责

——老兵李绍兵忆峥嵘岁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胡孝雯

在湘乡市梅桥镇梅桥村山坡上的一所农家院子里,87岁的李绍兵老人坐在房间里观看军事新闻。老人当过10年的兵,做过30年的村书记。借由时间这个话题,老人带着我们“穿梭”回到了几十年前:值班站岗,守卫铁路、桥梁等交通要塞;回村当支书,带领村民修建龙湖水库……

入伍守交通要塞,反特反谍巩后方

1934年,李绍兵出生在梅桥镇梅桥村,出生时家里经济并不富裕,时常是饱一顿饿一顿。为了改变家中食不果腹、衣不保暖的生活环境,1955年,年仅21岁的李绍兵报名参军,加入了中国人民公安军内卫第三师第十一团,自此开始了一段军旅生涯。

刚进入军队时,李绍兵就接到了守护铁路桥梁的重任,他跟着部队一起守卫过武汉大桥、长江大桥等等。“铁路修到哪,我就守在哪;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李绍兵回忆道,“一路上辗转走过大半个中国,有时候在一个大山洞或者隧洞口一呆就是好几个月,经常在桥下过夜。”李绍兵所在的部队主要任务是24小时轮班值守铁路、桥梁关口,防止特务进行袭击。在建国初期,一大批特务潜藏在中国各个地方,大肆破坏,指示敌机轰炸交通要塞、爆破军事和工业设施等破坏国家秩序。“有一次我们是连续24小时值班,有时候实在困得不行了,就闻一下辣椒水,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能让敌人有可乘之机,一定要守住这些交通要塞,保障后方平安稳定。”李绍兵谈及值守时光时说道,“还有一次在值守过程中看到毛主席下车同师长谈话,心里很是激动,虽然很想走过去见见主席,但依然没有挪动脚步,仍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回归地方献余热,修渠铺路谋发展

1964年,李绍兵退伍后便回到家乡,当起了村干部。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就渠道修缮、道路修建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初步奠定了一事一议制度雏形。“首先就是开好会,充分征求意见,分好工,大家都去做。”李绍兵谈及部署工作,如是说,“开会决定之后,就要排除万难去做,谁做不好就要扣工分。”为了修建水渠改善水田灌溉难的问题,李绍兵起早贪黑,白天就带领着村民们一起铲土清淤,疏通河道;等到晚饭之后,村民们去休息了,他也默默坚持一个人完成剩下的工作。“我自己是村干部,就要比别人多干一点,只有我做好了,才能去管别人。”他说道,“我多干一点,水渠就能早一点修缮好,乡亲们就可以用水渠灌溉农田。”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仅用了3个半月就完成了水渠修建工作,这条水渠成为了龙湖水库的重要引流渠。直到今天,这条水渠也依然是村民们灌溉农田的重要通道。

李绍兵这种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退休之后,他也一直任劳任怨担任龙湖水库的管理员,负责水库修缮、维护等工作。2017年,他为了支持村上拓宽道路,二话没说就自愿放弃了自家2土地,用来扩充道路。

   在梅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却是经济发展中最无私的奉献者;他们不为自家谋福利,却想着帮别人家里解决困难;他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过得很辛苦,却想着能不能帮别人减轻负担。李绍兵恰是其中一员,用自己的坚守担当为梅桥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责编:曾佰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