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2 09:58:14
打造人才“引擎” 赋能乡村振兴
文/沈静宇
当前正处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全面开启的衔接期,其中,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做好乡村振兴各类人才的引育留用,注重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引才与留才同向发力,本地人才与外地人才一视同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赋能作用。
吸引一批会经营的企业人才。“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农村发展大有潜力,如旅游、电商等行业势头向好,需要吸引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的企业人才回乡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要打好“乡情牌”,持续开展“请老乡建家乡”活动,吸引资金回迁、项目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是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种植产业,但普遍存在资金短缺、技术薄弱、后续发展无力的窘境。解决这一问题需做好“乡愁文章”,吸引在外乡贤回乡助力乡村振兴,整合资源,打破各基地单打独斗的困境,打造集种植、采摘、加工于一体的农业精品,为高 质量发展助力赋能。要优化企业人才回乡创业奉献的营商环境,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打造稳定有序的治安环境、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多元便利的融资环境、招才敬贤的人才环境,吸引企业人才回乡投资兴业。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为回乡助力乡村振兴的企业人才提供政策支持、行政审批、综合协调等的全程服务,用心用情引得“燕归来”。
留住一批懂技术的专业人才。“人才请不来,请来也留不住”。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着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等现实问题,有学识有志向的年轻人倾向于大城市发展,普遍认为大城市的发展机遇相较于农村地区有优势,不愿意回乡施展抱负。要破除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首先要筑好巢,只有巢筑好了方能引来金凤凰。相比于城市,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要想留住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在优化农村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解决专业人才的远虑近忧,才能吸引人才心无旁骛致力于乡村振兴。其次是完善激励机制、拓宽晋升渠道。要做好正向激励,将工作成效与选拨任用、考察晋升挂钩,形成激励人才重实际、务实事、求实效的工作导向。要健全容错机制,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丰富,但对乡村振兴缺乏实践经验,对此要大度包容,保持人才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拼劲,让留在乡村的人才留的安心、留的放心。
培育一批有经验的乡土人才。人才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则是关键中的关键。懂农业、爱农村、有经验的乡土人才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大有所在,我们要重视乡土人才的识别培养使用,将好刀用在好刃上。要主动出击、深挖细掘,避免乡土人才被埋没。要摒弃唯学历论、唯证书论等导向,有的乡土人才有技术有能力,但因缺资金缺资源等原因,一身本领无处可施,这时候需要村集体有识人的慧眼、用人的胆量,在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等政策支持基础上,将乡土人才用起来,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要精心培育,保驾护航乡土人才发展。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土方法虽然好用,但还是需要专业知识打基础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乡土人才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我们要创新培训方法,系统的、全面的将专业知识以他们听得懂、看得懂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为他们在乡村振兴阵地上大施所能、大展身手蓄势赋能。
(作者是中共湘乡市委组织部干部)
责编:曾佰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