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2-20 00:09:30
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是冲刺
岳阳全力推动“三区一中心”建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9日讯(见习记者 吴天琦 记者 张璇)今天,岳阳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推进会, 会议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市“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重点安排农业农村工作和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动员全市上下在“三区一中心”建设征程上阔步前进。
市委书记王一鸥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爱武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陈爱林传达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市领导徐新楚、向伟雄、李挚、王小中、马娜、胡建新、谈正红、吴晓波、林彰良、王武等出席。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2020年,面对一场场大战大考,岳阳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交上了一份非同寻常的优异答卷。疫情防控和防汛抗灾实现“双战双胜”,经济实力迈上4000亿元台阶,七大千亿产业和“12+1”优势产业链建设态势强劲,开放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三大攻坚战取得新的成效,全省绩效评估进入先进市州行列,岳阳获批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省委明确提出要将岳阳打造成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十三五”收好尾、结好账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岳阳是农业大市,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农业优势独特、资源丰富、地位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岳阳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被评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市州。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应保持稳定,粮食、生猪、蔬菜产量占全省1/10,水产品产量占全省1/5,连续32年排名全省第一,2020年岳阳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州。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大美湖区优质农产品基地稳步推进,七大百亿产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居全省前列,绿色食品、地理标志数量排全省第一;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规范建房、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扎实推进,“外学浙江、内学岳阳”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走在前列,屈原管理区获批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2091元增加到2020年的18186元。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王一鸥指出,要立足岳阳实际情况,全面把握岳阳“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突出抓好“三农”工作重点任务,以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为抓手,全力提升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以大美湖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全面建设秀美乡村;以推动有效衔接为抓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土地等要素改革为抓手,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全力推动‘三区一中心’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王一鸥要求,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以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为统揽,按照市委全会、市“两会”部署安排,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推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通过对标中部省份副中心城市和长江沿线同类城市,瞄准更高的工作目标,缩短与标兵的差距,拉开与追兵的距离,推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要全面提升格局展位和工作标准。通过龙头带头、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园区错位发展、强化要素保障加力加速产业项目建设。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和“一核双港两代带”的空间布局优化该市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通过“开源”“降本”“节支”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李爱武指出,各级各部门要严格对标对表确定的目标任务,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全面提升格局站位的工作标准,认真抓好落实,以坚强的执行力确保任务完成率,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头雁”效应,推行一线工作法,掀起干事创业的新热潮。主攻重点任务,集中精力冲刺开门红,各级各部门要即刻切换至工作状态,紧盯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园区发展、港口开放、生态治理、春耕备耕等工作,确保首季“开门红”、全年“满堂彩”。同时,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这根弦,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上,岳阳市还对2020年度全面小康推进、安全生产、平安建设、信访工作考评结果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救灾等工作的先进集体、个人进行表彰。
(摄影:范向辉)
责编:徐典波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