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清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21 21:10:28
姜斌
监督是治理的重要方面,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做实前移与延伸,强化日常监督,整合监督资源,创新监督方式,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整合监督力量下好“一盘棋”。强化日常监督的组织协调。为克服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力量不强、业务能力薄弱的现实困难,近年来,双牌县纪委监委开展片区协作,将全县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划分为3个协作区,建立县纪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工作负责制,由纪检监察室具体联系、指导,在办理疑难信访件、处置复杂问题线索、进行重大专项监督检查等工作时,统一调配力量,联合开展工作,提高了监督执纪问责质效。
创新监督模式完善“再监督”。走好信息化时代的网上群众路线。纪委监委要创新监督载体,在行政村建立微信群,群众“一户一人”入群,线上听民声,线下抓落实,发挥村务公开、干部监督、信访化解的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助力。延伸基层监督触角,乡镇纪委要全面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使之成为乡镇纪委延伸到农村的“观察哨”。开创“合作社+监督”模式,授权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扶贫产业合作社进行监督,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列席合作社监事会,确保贫困户真正入社、产业做实做强。
找准监督切口遏制“微腐败”。以“小切口”破题,开展“微腐败”靶向治疗。坚持把扶贫领域信访处访作为“微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源头”治理,针对重点、典型扶贫领域信访问题,运用片区联合办信、三级领导包案、职能部门合作等手段化解,所有信访件均经县纪委常委会集体审议把关结案,办理结果与督促、通报、问责联动,确保涉贫信访件实现“动态清零”,矛盾化解在基层。坚持把专项整治作为治理“微腐败”的重要抓手,重点查处截留、挪用、侵占扶贫资金、以权谋私及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作好“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震慑、教育作用,下发典型案件通报、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从处分“一张纸”到警示“一堂课”,给各级干部敲响警钟。
用好监督成果着力“促整改”。对于日常监督发现的具体问题,统一建立台账和清单,提出整改建议,明确责任人、办理期限等,压实整改单位的主体责任,挂单推进、定期调度、跟踪督促, 确保责任不空转、整改不落空。坚持从业务看政治,从问题看责任,着力从具体问题中发现和推动解决部门及其党员干部政治站位、责任落实、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紧盯“关键少数”、重点岗位、重要节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约谈。此外,就监督发现的某一领域突出问题,注重举一反三,营造“营商环境共监督,亲清关系同建设”的氛围。
(作者系双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责编:谭思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