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清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21 21:10:27
罗卫华
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继续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培养和留住有现代素质的农民,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衡阳作为省域副中心,要实现乡村振兴,我认为要抓住三个关键点。
建设智慧农业基础设施。乡村要振兴,首在实现农业智慧化。农业智慧化的基础在于智慧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需推进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提高农村网络的覆盖率,将农业生产信息、农业产业链信息和农业科研信息相连接,实现信息互通。其次,统筹规划与建设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优化智慧农业运输结构,降低智慧农业运作成本。最后,以新的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和鼓励农民以债权、股权、资产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智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共同建设高标准智慧农业基础设施。
搭建信息网络公共平台。政府应积极搭建智慧农业公共服务云平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地理信息系统、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农业监管与指挥调度系统、农业综合服务系统等基础性公共平台。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建设若干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推动精准农业、农业云服务应用,实现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鼓励种养大户和企业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以农产品电商平台为辅,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建设,实现市区镇村四级电商平台,提高衡阳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使衡阳农产品“走出去”。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集群。立足于衡阳本地特色,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利用数据化、可视化信息,提高生产效能、降低生产成本、作出正确决策。以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以衡阳特色农产品“三黄两茶一薯”(即黄花菜、黄贡椒、湘黄鸡、油茶、茶叶、红薯)生产为重点,从管理制度、管理机构、信息常态化发布、质量安全信息电子化档案、产品包装企业二维码标识等多方面构建生产、采收、加工、包装、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信息监控和溯源体系,健全农业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塑造衡阳智慧农业产品品牌,逐步形成湖南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产业集群。
(作者系省委党校第59期中青一班学员)
责编:谭思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