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20 17:43:21
张京华口述 向薛峰录音整理
今天我们从永州市博物馆、也从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的角度出发,来对永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做一个总的评估、总的梳理。梳理出来的结果不应该是很多很多的资源,很多很多就势必分散、纷乱、正反不分、高低杂陈;但也不应该是唯一的结果,不可能只有唯一的结果。那么,我们首先可把这些资源分成等级,一等的历史文化资源评估下来共有八个,其他不够一等的就是二等,不够二等的就是三等。三等的资源要服务于二等,二等、三等的资源要服务于一等。也就是说,我们要用这八个一等资源来带动所有的资源,而不是用很多的二等、三等的资源来取代一等,所有资源站在同一个层面上。永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好事,但如果太杂乱、太散乱,就永远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一、虞舜古史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永州进入有史时代的最早的重大历史事件就是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所以我们这里叫做零陵,零陵首先是舜帝的专陵。秦汉时期零陵的范围很大,北邻衡阳,南包桂北,唐宋以后的永州、道州都归属零陵管辖,现在零陵是永州市的零陵区,仍然保留着古地名。永州得名于隋唐,因为有潇湘二水。潇水从九嶷山发源,二妃死于湘浦,故称湘妃,娥皇为湘水之神,称为湘君,女英为潇水之神,称为湘夫人,所以永州得名也与舜帝有关。我们这里唐代称为永州零陵郡,无论称永州还是称零陵,都是虞舜的文化主题,都有虞舜古史的影子。
如何看待舜帝?有些学者把虞舜古史的面貌概括成一种泛泛的概念,譬如说叫做“舜文化”,什么叫文化?涵义宽泛,界定不清。“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等等,都是很泛的说法,从学术上看不够理想、不够精致;也有学者强调舜文化就是孝文化,但孝只是虞舜古史的一个方面,主要是说舜帝继天子之位以前,相对于他的父母而言。更重要的内容是治天下,虞舜的时候讲四海、天下,特指汉文化之外的区域,在当时是一种外国的、国际的概念。舜帝怎么样而能够治理百姓,并且在四海、天下这种国际关系上也处理得特别成功,这是一个政治学问题,不是伦理学的孝顺问题,不是父子关系的问题。也有学者说舜文化是道德文化,这种说法有二十年了,是源于《史记》里面司马迁的一个判断,说舜帝成功了以后,“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这个“明德”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道德”概念,但是司马迁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有特指的,而且古人说到“道德”、说到“明德”、说到“德”这个字的时候也是有特指的,和今天的“道德”概念的含义很不一样。古人说“德者,得也”,一个人有资格拥有一些资源,但是却不占有它,让给了别人,这个人就称为“有德”,对方因为你的恩惠获得了利益,就称为“有得”,“德者,得也”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但是“有德”不仅是放弃物质上的拥有,而且就连名声也都放弃,不要求任何的回报,所以真正的“德”一定是无名的一种行为。现在我们看到有些慈善家,拿一笔捐款来买一个慈善的名头,这实际上的交换,实际上恰恰是无德。那么我们今天说永州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发源地,这句话一开口,就已经跟古人不一样了。
虞舜和永州的关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舜帝是五帝中最重要的一位,《尚书》《史记》关于他的记载最详细,而五帝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的一个高度。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很早、很高的状态,“悠也久也,高也明也”,虞舜是五帝的突出代表,是中国历代政治的最高典范,称之为“唐虞之道”“尧舜之道”。从现代学科划分上来讲,我们可以说中国的史学、文学、哲学都发源于虞舜时期。从古代学术概念上来讲,我们可以说经学发源于虞舜时期,经学具体来说就是王官之学,王官之学在尧舜时期最典型,最饱满,所以舜帝是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关键人物。起源意味着本质,起源是第一推动力,当然比后面的阶段更重要;“起源”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比中间环节更具有特殊性。我希望从这个角度出发,把虞舜与中华民族的古史、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濂溪理学与传统文化的中兴
宋代的儒学,我们称为理学、道学、心学、性理学,也称为宋代新儒学。宋代产生了强调道理、强调心性的一个儒学的新形态,开山鼻祖周敦颐是永州道县人,他的家乡称为濂溪故里,他的学术称为濂溪学,周敦颐曾任永州通判,永州现在还保留着很多周敦颐的遗迹,道州濂溪书院创建于南宋绍兴二年,至今恰好888周年,可谓千年濂溪书院。永州与宋代理学的地缘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关于濂溪理学的研究也有一些不甚饱满的地方,譬如他的《爱莲说》非常有名,于是在脑海里我们会把他看成是一个文学家、散文家;周敦颐在宋代就有清廉、廉政的美誉,但如果只把他看作是一个廉洁的官员,也是小看他了。周敦颐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在中古时期,在孔孟儒学已经推行1300年之久的情况下,他能够应对新的历史环境、新的时代困境,更新儒家思想,给儒家思想重新注入新鲜血液。周敦颐从哲学的抽象思维上发展《易经》,从“太极”的概念中延展出“无极”的概念,或者说在“太极”的概念上又发展出“无极”的概念,从而将儒家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儒家因为有了这个更新,继续成功地引导中国社会乃至东亚社会稳定发展将近一千年。
《太极图》有五个层面,最高是“无极”和“太极”,第二是阴阳环抱,互为首尾,第三是五行运转,第四是男女交融,第五是万物生息。五个层面是分开讲的,合为一体就是一个完整的宇宙。周敦颐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一个宇宙模型,在儒家的宇宙观上作了一个很好的设计,从哲学上、思想上阐释了宇宙存在的基本原理。
《太极图》是圆形的,圆形意味着宇宙是一个整体。世界是统一的存在,世界是有序的存在,万物是互相关联的存在,并且有规律可循。“太极”就是“最大的极”,就是世界万物的最大的集合。但是这个集合的整体并非密集的压抑的铁板一块、一团死体,而是具有充分的个性、充分的自由,于是就需要“无极”。“无极”是“太极”的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改造,“无极”就是无限的自由、无限的可能,“太极”因为有了“无极”而变得充满生机、富于活力。
周敦颐最大的贡献就是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给予世界以一种更加合理的、更加善良的解释。宇宙、世界、天地、万物,所有存在的物质和生命,大家都是一体的,就像我们常说的“一个都不能少”。因为有“太极”,所以我们会关心所有人。如果是二极的、二元的,你是你,我是我,大家老死不相往来。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这种概念,它代表着秩序和善良。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濂溪理学对于东亚各国的影响特别大,实际上它曾经是东亚世界共同遵循的普适价值观念。虽然亚洲像日本、韩国受到中国的影响非常早,韩国早到箕子时代,就是殷商后期,日本要早到隋唐甚至六朝时期,但是影响是断断续续的。真正连续不断、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明显的影响,是从元明以后,就是周程张朱的宋代理学的思想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给予东亚各国一种很健康的、很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今天看来就是一种普世价值观。韩国、日本、越南和琉球为什么会接受理学?一定是这种价值观有其先进性,有其合理的成分,所以它成为最近一千年以来整个东亚的普世价值观。今天中国的普世价值观还没有到达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马克思、恩格斯的普世价值观也没有,欧美的价值观也没有。谁的价值观合理,谁就应该积极地发挥作用,我们的理学思想至少在过去一千年的东亚世界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理学思想就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三、摩崖石刻与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
永州的摩崖石刻在全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质量、数量和连续不断的呈现状态上,都不可多得。目前永州的摩崖石刻有七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能以后还会增多。永州的地面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存,摩崖石刻这部分是最明显的,比民居建筑悠久,比青铜器、金银器、瓷器、玉器要宏大。
这样一种重要资源,在学术意义上,它属于交叉研究的领域。石刻研究从宋代开始已是学术前沿,现在仍然是国家推崇的“冷门绝学”。它具有文学性,存在很多诗文题记;又有哲理性,每个摩崖石刻景观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譬如月岩摩崖石刻的主题就是理学,朝阳岩的主题是寓贤文化,也有哲学的性质。摩崖石刻本身是文物,同时它也有文字学和文献学的意义,又有书法价值,还有民俗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摩崖石刻沿潇湘二水分布,是古代士大夫游历永州的产物,也是今天规划文旅产业的现成路线。
更重要的是,摩崖石刻这种具有多种元素、多种角度、非常丰富、非常悠久、具有主题、并且具有连续性的遗存,是中国历史悠久、高明、饱满、璀璨的典型代表。中国历史怎么饱满、怎么丰富?从摩崖石刻1254年连续不断的历史延续中体现出来。
四、草书艺术与盛唐气象
书法是雅俗共赏、影响广泛的艺术形式,永州的书法遗产可以上溯到蔡邕、颜真卿、元结、瞿令问、柳宗元、柳宗直、怀素、何绍基,等等,其中颜真卿号称“楷圣”,怀素号称“草圣”。怀素出生在现在冷水滩区蔡市镇的书堂寺,北宋沈辽《云巢编》卷三的《书堂寺》诗:“苍山古木书堂寺,北下湘川百余步。谁云来往倾世界,至今人道安禅处。岂无惊蛇与飞虫,后来那复知其趣。我身不知今是不,空记名称你常住。”明覆宋本目录下有注:“书堂寺,藏贞故栖也。”可见北宋人已经明确指认怀素生于书堂寺这个地方。他应该在书堂寺出家,后来可能定居到零陵的绿天庵,在绿天庵写字成名,然后北上长沙、长安游历交友。
怀素把草书写到“草圣”的境界,这种追求很重要。为了追求这种境界,怀素远赴长安,跟长安的邬彤学习,邬彤是张旭的弟子,回来怀素与张旭齐名,号称“张颠素狂”。邬彤又指导了颜真卿,所以怀素与颜真卿出于同门。虽然颜真卿可能没有来过永州,但是在浯溪留下了《大唐中兴颂》。怀素与元结是同时代人,二人应当有所知闻。
怀素到长安,李白为他写了《草书歌行》说“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其他诗人各有诗篇,保存至今的至少有11首之多。杜甫的诗未见,但裴说《怀素台歌》中说“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可见杜甫当时在场。后来又有陆羽为怀素写传,陆羽被称为“茶圣”。透过怀素的草书作品,不仅能看到怀素个人的品格,还透视出了纸张背后的泱泱大国的一种精神状态,文学上叫做“盛唐气象”。所以,在怀素背后,其实映照出来的是唐代文学,甚至是唐代政治、唐代军事的大国气度。
五、永州八记与山水游记
柳宗元对永州有很大贡献。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文钞》主要收录散文小品,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最著名的山水游记散文小品,登峰造极,空前绝后。同时他也有大量的诗文,又是政治家,对古史、佛教也有研究。这些方面要有一个选择,应该突出他的山水小品,因为实际上他在这方面最好。在其他方面,虽然他有诗文四十五卷,但是唐代一流的大诗人、大文人几十位都不止,佛学比他造诣高的也数不胜数,政治上对贞元改革的争议也比较多,所以最好不要把柳宗元看成是什么都好。可以重点突出他的山水游记,他在散文造诣上的登峰造极说多少都不过分。尤其是结合愚溪、愚溪周围的零陵古城、柳子庙、柳子街这样的古迹遗存,突出柳宗元和《永州八记》的关系。其实《永州八记》就是最好的现代文旅资源。
六、潇湘八景与人居环境
人一定要具备审美的能力。人类文明不仅要有物质,还要有精神,除了哲学、文学、史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审美。文学的审美元素比较多,但是对于审美和美感教育应当有更多的关注。社会基层要学会审美,年轻人要学会审美,全社会都要学会审美。“诗意地栖居”,现代人居环境需要审美。美是怎么产生的?美感的产生可能有多种原因,但不管怎么样,大自然是不说话的,山川是无情的,草木是无言的,水石是冰冷的,在这样的物质世界里,人应该建立一种美感、一种快感、一种乐感,这是很重要的。人们应该看到自己周围世界的美好。美感的产生与物质世界不完全对等,在古代,物质条件低下,一把柴草,炊烟袅袅,就能引起美感。笨重的工具、缓慢的速度、遥远的距离,照样可以产生美感。所以不管物质世界的条件如何,人们都应该能够发现美、能够让自己产生美感,美感是培育出来的,不培育就无法产生,就缺乏审美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永州有一个重要的资源,就是“潇湘八景”。
“潇湘八景”自南向北贯通整个湖南:永州(潇湘夜雨)、衡阳(平沙落雁、烟寺晚钟)、湘潭(山市晴岚)、长沙(江天暮雪)、湘阴(远浦归帆)、岳阳(洞庭秋月、渔村夕照)。
北宋时期,宋迪曾经来到永州,在澹岩留下一幅摩崖石刻。他来过以后,就创作了一套组画,叫做《潇湘八景图》。首先有八幅图,八个小标题;然后每个标题赋一首诗;然后用书法题写在画卷上。所以“潇湘八景”是绘画、诗词和书法相结合的多元审美意象。宋迪的创作被沈括的《梦溪笔谈》记录下来,这组意境以永州的景观“潇湘夜雨”为第一景,从此以后,这种八景的组合就传遍中国和东亚。也就是说,全国和东亚都认可的八景组合是产生于湖南永州。这样一种审美教育和审美研究,以及永州或者说湖南与全国或者说东亚的文化交流,特别值得发掘。
七、江永女书与女性社会
女书又称女字,存在于永州江永一带,应该说历史不会太久,可能从明清时期开始,明清以前不太可能有这种文字。女书、女字多用来书写有韵的七言歌词,用方言歌唱或者朗读出来。它本身只在女人之间流传和书写。这种字体是一种简化了的汉字,因为是在女人之间流传,所以叫做女书,严格来讲是女字。女书传女不传男,有较大的局限性,但是女书作为一种现象,不仅具有文字学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女书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有女性的活动。女性活动具有特殊性,因为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女性的圈子相对居于弱势。而弱势群体有弱势群体自己的活动方式,女书这种文字形式表达的是女性社会的一种现象,而女性社会又应该是全社会予以关注的。通过女书,进而关注整个的女性社会、女性问题,女性生态,是女书研究、女书宣传的更加深刻的意义所在。
八、九疑琴派与潇湘雅乐
古琴这种乐器是非常传统、非常悠久的,在文人士大夫群体里特别具有代表性,被视为是最优雅的音乐,是雅乐中的雅乐。古琴艺术早在2003年就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永州与古琴具有特殊的关系。舜帝南巡,制五弦琴,作《南风歌》;娥皇、女英擅长鼓瑟,“湘妃鼓瑟”是著名的音乐典故;舜帝的父亲瞽叟是一个音乐师。到了南朝时期,有丘公明,隐居在宁远九嶷山,作了《幽兰》这样的曲子,唐代写本《幽兰》远传日本,后来又被清代学者回传中国,这是我们知道的最早一篇古琴曲谱。到宋末元初,郭沔创作了古琴大曲《潇湘水云》,以及《九疑吟》等。这到了民国时期,虞舜禅位给禹时百官相贺和唱的《卿云歌》,曾被谱曲定为国歌,就是“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那首歌,也是复旦大学校歌的典故出处。些都与虞舜文化主题有关。
清末民初,永州宁远平田村的欧阳宗稷,又名杨宗稷,在北京创建九疑琴派,至今在全国还有很大影响。九嶷琴派的曲目除了挖掘传统曲目,能够表演《诗经》《楚辞》,能够兼收并蓄其他琴派之外,还存在特殊的地缘关系。因为它直接秉承《南风歌》的精神,秉承“潇湘八景”的美感,在舜帝、湘妃的文化主题上进行了很多很深入的发掘,譬如有《湘妃思舜》、和《平沙落雁》。九疑琴派是明显带有本地乡土气息,但又具有全国性的普遍影响。永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写在书本上,也刻在石头上,还体现在画面的视觉上,同时又体现在音乐的听觉上。有文字、有文物、有视觉和听觉,这种资源本身的天然组合就是绝佳的。
打造八个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带动八个历史文化资源
提升八个一级历史文化资源,第一可以促进对历史文化资源本身的研究,第二是让永州作为一个热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三是要推动永州文旅事业的全面发展。通过打造八个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互相配合,互相呼应,最终形成一个比较明显、比较突出的优势集群,以此带动食品、农业、旅游业、服务业的其他资源。宣传重点集中在八个一级历史文化资源上,八个历史文化资源“热”起来,其他的资源都会跟着“火爆”,最终目标是将永州的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性的梳理整合,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精选永州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为八个永州文旅一级品牌。其具体途径是:由文化带动经济,由高端带动低端,由全国学术研讨会带动国内旅游热点。永州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八个一级资源,可以有计划地打造为八个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1. 全国虞舜古史与中华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宁远
2. 全国理学大会——道县
3. 全国摩崖石刻学术研讨会——冷水滩、江华、祁阳、江永等
4. 全国书法与盛唐气象学术研讨会——冷水滩
5. 全国柳宗元研究与山水游记学术研讨会——零陵
6. 全国潇湘八景与人居环境论坛——零陵
7. 全国九疑派古琴学术研讨会——宁远
8. 全国女书与女性社会生态学术研讨会——江永
八个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均由永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各区县承办。研讨会可隔年召开,但必须固定,且对外宣传。
将八个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确定为长期规划,经费列入预算。八个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一年4次,二年8次,四年16次,四年合计工作经费1000万元。
八个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均按“小而精”原则设计,食宿以外只给特聘专家报销,其他参会者自理。
研讨会是打造文旅品牌的途径,并非只投入不产出。
研讨会配合新媒体公众号、成果出版及本土人才梯队的培养。
研讨会定名“全国”,在有关政策支持情况下不排除海外人士参加,但暂不标明“国际”。
责编:蒋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