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10 16:43:05
一隧连通江两岸 湘鄂天堑变通途
全国首条3米级盾构输气隧道穿越3481米长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9日讯(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刘福昌 秦少松)一隧连通湘鄂两岸,湘鄂天堑变通途。今天10时28分,随着“新气永安”号盾构机抵达位于湖北省监利市白螺镇的接收井,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长江盾构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潜江-韶关输气管道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据了解,该长江盾构隧道全长3481米,南起岳阳市云溪区南岸始发井,北至湖北省监利市白螺镇北岸接受井。隧道管片内径3.08米,环宽1.2米,是目前长江穿越距离最长的3米级盾构隧道。隧道最大埋深54米,最大水土压力为5.4巴,相当于一只手掌大小的面积上承受54公斤重量,穿越了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等泥质砂质板岩,以及9处破碎带和3处大的挤压破碎带。
“历时14个月,该隧道顺利贯通,创造了3米级隧道、4公里穿江的纪录。”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郭宏海介绍,针对隧道的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中铁十四局联合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量身定制了一台泥水平衡盾构机,以应对复杂地质,提高施工效率。施工过程中,实施盾构机分体始发、配置优质泥浆、调整掘进参数、巧妙利用小断面空间等一系列新技术工艺,相继克服了大埋深、高水压、破碎地质等难题,成功穿越两岸大堤、渠道河、密集棚户区,未发生地面沉降现象,实现了零伤亡、零事故。
潜江-韶关输气管道工程,由国家管网集团新疆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和管理。管道全长830公里,起于湖北潜江,终至广东韶关,其间经过荆州、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地。工程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供气60亿立方米,将缓解湖南、广东等地天然气供需压力,为推进沿线地区清洁能源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责编:吴天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