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都”再现新光芒!岳阳电磁及磁力装备产业链两年冲刺百亿产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10 16:40:08

“磁都”再现新光芒!岳阳电磁及磁力装备产业链两年冲刺百亿产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9日讯(见习记者 吴天琦)在昨天举行的2020岳阳市七大千亿产业•“12+1”产业链成果展示会上,湖南理工大学与岳阳电磁及磁力装备产业链签订校链合作;湖南科美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约电磁特材微弧氧化智能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4亿元。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基础设施一定要跟上!”科美达董事长廖志强说,此次签约项目围绕建设生产车间、产品理化检测车间、办公、倒班场地及研发中心等,购置先进设备仪器200台(套),总建筑面积达58000平方米。

上世纪60年代,岳阳老“电磁人”想方设法将电磁铁商品争取到本地生产制造,开启了岳阳电磁铁生产制造历程,“磁都”声名鹊起。历经一代代人的努力,现有中科电气、科美达电气、鸿升电磁、和创磁电等30余家整机生产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拥有各类核心专利400多项,聚集全国70%的电磁技术人才,创建自主品牌78个,拥有省著名商标23个。同时,岳阳也有着“中国磁力设备产业化基地”和“起重电磁铁之都”的美称,2017年被评为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加快七大千亿产业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制定《岳阳市电磁及磁力装备产业链发展规划(2020—2022年)》,按照“内(自律)、内(扩能)、外(招商)、外(产学研融合)”的思路,为岳阳市电磁及磁力装备产业链发展“大张旗鼓”地“造势”。通过构建“岳阳磁力标准”,完善“政产学研用”跨界协同,扩充内外需求打造发展“磁极”。以行业监管强自律、资源共享强配置、优化结构促差异做大“错位”态势,营造协同“磁性”。通过传统工业磁力产品向成套成链、向上游高端、向智能制造升级,扩大“招牌”胜势,同时,积极开拓新兴磁力装备产品市场,“顺流而下”铸造完整“磁链”。

“我们将以‘百亿’产业为两年目标,让‘磁都’再现新光芒!”市科技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中提出,到2022年,电磁及磁力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拥有7个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品种。产业资金支持累计达到3亿以上,带动领域项目累计投资10亿以上。引进和培育7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拥有5家产值过5亿企业、7家产值过3亿企业。届时,电磁及磁力装备产业链将成为岳阳支柱产业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责编:吴天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