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33年的传承与坚守,让温暖永驻柳子街

江毅 肖卉莹 李谌涵 林丹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2020-12-05 19:39:37

视频:严志鹏 江毅 林丹

12月4日,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又来到了空巢老人的家里,教他们使用儿女购买的智能手机。这是该学院志愿者常行的志愿活动之一。33年来,紧邻着柳子街的他们坚持用行动为柳子街的空巢老人们送去爱心与美好。

今天(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这个持续了33年的爱心接力。

图/文:江毅 肖卉莹 李谌涵

12月4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教老人用手机网上购物。

12月4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给老人朗诵诗词。

12月4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和老人聊天。

12月4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辅导小朋友写作业。

12月4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街上清扫落叶。

带队老师刘晨在和学生总结当天的志愿服务。

到社区空巢老人家中,帮忙做家务、与老人聊天、为他们画画。在交谈中了解他们身体状况,陪伴其锻炼手脚,耐心倾听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在70岁的陆爷爷家中,志愿者陪着老人聊天,大家其乐融融,不时传出欢声笑语。老人说:“我每天盼着他们来呢。我身体不好,很少出门。他们来看望我,我很开心。”

1987年,考入湖南科技学院的王小萃在经过柳子街时,看到一位脸色憔悴、身子佝偻的老奶奶走过。她感到十分心疼又有几分好奇,回学校后老奶奶的影子时常在她脑海里出现。于是她在一个周末和8名同学一起去找到了老奶奶家。

在和老奶奶的交谈中发现她一人独居在黑寂的房子里,她们心酸之余赶忙为老奶奶收拾房间,清理杂物。此后,王小萃她们每周都来帮老奶奶搞卫生,陪她聊天。慢慢地,老奶奶从初见时的木然到开口说话,人也精神不少。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王小萃等9位女生发起的爱心活动,引发全班同学踊跃参加,再后来发展到整个中文系。

一晃33年过去,这个献爱心活动,发展成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弘扬舜德,传承柳学”——柳子文化街区德育实践项目,爱心接力棒在一届又一届学生志愿者的手中传递下去。

2019年11月17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辅导小朋友写作业。

2019年11月17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陪搬入新房的奶奶聊天。

2019年12月3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给独居老人扎头发。

2020年,疫情打破了大多数人生活的节奏,但这支传承了33年的志愿团队最记挂的还是柳子街的空巢老人们。学生于家中隔离,不能返校,学院值班老师便常去探望,送去口罩,讲解疫情进展,细心叮嘱老人们注意防护。

待春暖花开,学生返校后,志愿活动继续大范围展开,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去到老人家中,一间间空寂的房子瞬时被语笑喧阗填满。

11月5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和老人一起包饺子。立冬前夕,志愿团队考虑到老人们的饮食,便备好材料一齐去社区为老人包饺子。冬日温情,“饺”味飘香,吃到是饺子,回味的是这33年来志愿者们义举的“余香”。

11月15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和小朋友下棋。

11月29日,永州市零陵区柳子街社区,志愿者在陪老人聊天。

传承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绵绵爱心,代代接力,这33年的传承还将继续,一届届坚守,一次次行动,一张张笑脸,都将化作美好,让温暖永驻柳子街。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志愿团队合影∨∨∨

责编:周梦菡

来源: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