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0-11-19 16:27:1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9日讯(吴林勇)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生态优美……绿色的苗圃场,一个个温室大棚里,常常忙碌着一对夫妇的身影,他俩就是通道播阳镇寨什村脱贫致富示范户曲华忠夫妇。
“如果没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的关心照顾,我们家很难翻身!”说到精准扶贫,曲华忠满怀感激。曲华忠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曲华忠的儿子曲凯正在读高中,因家里穷没钱上学,正准备辍学在家,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 “精准扶贫”分类施策实施帮扶,使事情发生了转机,曲凯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从此,他们家也发生了转机。
“我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后,村支两委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常常到我家了解情况,鼓励我们全家人勤劳、重教、发展特色产业。” 曲华忠开心说道,并于2016年脱贫。
2017年,长子曲凯考上吉首大学,学习临床医学,实现了其个人人生及家庭的一次飞跃,也增加了曲华忠实现人生梦想的信心。
曲华忠两口子白天整地除草,晚上通过现代网络手段了解到最新的苗木市场行情。“过去一整年就只种稻谷有点收入,现在有了大棚,只要肯干,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曲华忠信心满满地说,“外出务工是短期的,不能干一辈子,这是我的老本行,和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翻地、育苗、种植等对于我来说非常简单,说干就干。”
乘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致富车,他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培训,农闲时喜欢到村里农家书屋里转一转,利用自己的两亩地搞起了大棚,大棚里有西瓜苗、平菇等,一年四季都有产品销售。“
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曲华忠摇身一变,成为了全村致富带头人,“脱贫致富示范户”。大力发展杉树苗、杨梅树苗栽培和平菇种植等种植业,增加收入。2016年建成大棚2亩,种植西瓜苗、平菇,年收入约4万元,同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脱贫后,曲华忠不甘心现有的产业规模,扩大了大棚面积由原来的两亩变成四亩,培育杉树苗、杨梅树苗、西瓜苗等,年收入约3万元;种植平菇,年收入约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产业越做越大,2018年初花了5万余元购买了一辆小货车,拉着自己种村的杉树苗、杨梅树苗、西瓜苗等往周边县市去销售。2018年底,夫妻二人自己动手,开始新建3间3层框架结构房屋,目前已快竣工,幸福小康生活已悄悄地走进这家人的生活中。
曲华忠感叹道:“一个儿子在外务工年收入3万,杉树苗、杨梅树苗、西瓜苗等,年收入约3万元;种植平菇,年收入约5万元,年纯收入达11万多了,按这个收入已进入小康生活了!”
责编:陈基健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