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抗美援朝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0-10-30 21:39:37

齐绍平  邹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经过抗美援朝伟大斗争所淬炼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精忠报国、无畏无惧、尊崇英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敢于斗争、爱好和平的优秀品质,是中华儿女丰富的精神滋养。在新时代,我们要加大力度对抗美援朝精神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挖掘,汲取抗美援朝精神的精神养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共同致力于涵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动力。

  一、抗美援朝精神为培育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巨大动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流淌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为中华民族提供了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为各族群众抵御外敌、保家卫国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抗美援朝战争中,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能够为新时代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无穷动力,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牢记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极大激发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超越时空,永远绽放光芒,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上下同心、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抗美援朝精神为弘扬新时代革命主义精神提供了丰富资源

革命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精神等方面。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历来尊崇英雄,中华民族历来英雄辈出,中国历史中英雄血脉长流。在伟大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留取丹心照汗青”。写下“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英雄誓言的杨根思;坚守597.9高地,用胸膛堵住机枪最终英勇捐躯的黄继光;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其他潜伏人员安全而放弃自救,在烈火中坚持了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一个个革命烈士用鲜血展现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生命铸就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用革命乐观精神粉碎了强大敌人的嚣张气焰。烈士们战斗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战斗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岭,战斗在万里长空,宁可牺牲生命、决不放弃阵地、决不后退一步,他们是人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面对猛烈炮火,烈士们忠于祖国、坚信胜利、敢于牺牲,一部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谱,就是一部不畏强暴的英雄史诗,一支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一座人民心中的不朽丰碑!志愿军烈士的光辉事迹,展现出的革命军人保卫人民、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神圣担当,为新时代弘扬革命主义精神提供了丰富养分和生动教材,时刻教育广大人民不能忘记无数先烈为保家卫国做出的巨大牺牲,从而激发新时代继承革命优良传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坚强决心和信念,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三、抗美援朝精神为发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提供了坚强信心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不断加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战争威胁,特别是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严峻形势,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集中展现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权联合起来同帝国主义斗争的生动体现。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不畏强敌、不惧牺牲,以钢铁般的意志浴血奋战,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打出了国威军威,极大地提振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的价值追求和坚强意志,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凝聚无穷力量的抗美援朝精神,既为新生的共和国发扬国际主义争取伟大胜利留下了巨大历史财富,也为新时代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提供了坚强信心。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规模快速发展,国际关系也随之发生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但必须清醒意识到世界已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任重而道远。在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战略与和平外交政策,在继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和精神的基础上,必将对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产生深远影响。面对局部战争、种族主义、难民危机、全球性流行病等世界范围内的难题,中国仍将持续高扬国际主义旗帜,践行共商共建共享与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原则,引领世界各国人民加强国际合作,超越地区与民族的狭隘性,齐心协力,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姚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