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耀从:洪星村产业扶贫带头人

  新湖南客户端   2020-10-14 16:16: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玖华 刘注坤 贺华姣

10月12日,走进双峰县金开街道洪星村“红殿红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只见红柚挂满果,土鸡满山坡,一派果香鸡肥的丰收美景。

“这里到那里,再到对面那座山,286亩面积都是红心蜜柚种植基地。”合作社老板谢耀从引着笔者穿行于产业基地,边走边介绍:“除了红心蜜柚,还放养了1万多羽土鸡,今年蜜柚大丰收,预计红柚产量突破100吨以上,加上可出售的万多羽土鸡,二项收入合计150多万元。到了年底,67个贫困人口和10户17个易地搬迁对象,每户入股分红500元以上;全村1262人,将分别增收6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

耀从,54岁,土生土长的洪星村人,1985年高中毕业,当过民办教师,当过建筑公司负责人,办过水泥厂和卷闸门厂2009年落叶归根,回家创办了红殿红柚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大干种养业,当上了致富带头人。

“耀从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小就聪明,会读书,又能干,讨人喜欢,他的成长经历清清楚楚。”75岁的邻居谢大爷对谢耀从欣赏有加。

2010年7月,谢耀从开来2辆挖掘机,挖了2个多月,将后头山,凤头山,君子山等8座荒山都挖成梯土。2010年冬季,他请20多位男女劳力,打氹、栽苗、浇水,轰轰烈烈干了40多天,全部栽上了红心柚苗“可苦了耀从,从8月干12月,5个月180个日夜没休息,身体瘦了一大圈。”邻居谢大爷介绍道。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叫累和苦,年轻时候身体也吃得消,一心一意想把果树栽好,合作社搞好。”谢耀从回忆起创业的过程,一个个场景历历在目。

2009年组建合作社之初,谢耀从与7名股东参与,注册资金400万元,当年12月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本村286亩荒山70年,经开垦、整改、栽上柚子树,变成了今天的产业园。

对于选择果苗,谢耀从进行了精心研究,经网上查询,认为福建平顶山的红心柚子易成活、周期短、产量高、口感好,很适宜丘陵地带种植。

于是,谢耀从与其余的3位股东奔赴福建,实地考察、学习培训一个星期,花了20多万元,买回10多万株抽苗移栽,成活率达90%。2014年初挂果,现已进入盛产期,最多的一棵树可采摘蜜柚300多斤,产品直销长沙娄底等地,村里的贫困户,每年免费供应50斤。

2011年,合作社为周边农户免费发放5000株柚苗,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和活跃了庭院经济。一到秋季,各家各户黄橙橙的蜜柚挂满枝头,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万多羽土鸡分处6座山头,林下放养,种养结合,优势互补,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村总支书记笑着介绍道,鸡果套养,有二大优势,一是果林为土鸡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二是土鸡为果林充当了除䓍、除虫、施肥的“义务工”。同时,该社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所有山头全部修建了蓄水池,高效节水滴灌果树全覆盖,3米宽的机耕道直达山顶,耕整、施肥、铡草等机械器具一应俱全,昔日的荒山,成为“屙金出银”的“花果山”。

“2010年,我就到合作社干活,给果树施肥,土鸡喂料,每月工资2800元,耀从真好。”65岁的五保户刘伯川老人说。

“5个贫困户和3个易地搬迁户,是合作社的长期工人,负责果树管理和土鸡喂养等工作。每人每月发1200元的工资,确保贫困户增收脱贫。”谢耀从说,计划再投资500万元,扩大基地规模,承包全村所有的水塘,实行人工喂养,吸收更多的贫困人口就业,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责编:李梅花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