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让村民在织机声中致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7-18 11:50:2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8日讯(王珏)

7月15日,炎炎夏日,在会同县马鞍镇小溪口村的会同荣兴制衣厂内,织工们有条不紊的做着手里的活,梁荣兴在车间不停地走动,提醒织工们织布时的注意事项。

今年47岁梁荣兴从1997年便开始外出东莞务工,主要从事制衣相关的工作,长期的务工经历让他积累了不少的制衣方面的技术。随着年龄的增长,梁荣兴经常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再加上家中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需要人照顾,2010年,梁荣兴凭着在外打工的经验,在堡子镇开办了一家制衣厂。马鞍镇小溪口村离堡子镇有20多公里的路程,因此梁荣兴每天都要开车往返,很多时候他不得不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家里的亲人。日子长了,梁荣兴便萌生了一个在自己村里创办扶贫车间的想法。




2020年3月,在村支两委和后盾单位的帮助之下,梁荣兴投资20余万元租赁了原暂板村老村部成立了扶贫车间,主要从事玩偶、衣物和来料制作,成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更是远销东南亚。目前,梁荣兴的扶贫车间内共有24名员工,其中有脱贫户16名。今年42岁的覃美娟从扶贫车间成立以来就在厂内务工,现在她一个月不仅有2000多元的工资,还能照顾家里。

厂内的16名脱贫户中有4名居住在原龙山村,距离扶贫车间有8公里的路程,每天上下班都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工人林伍香说,老板知道这一情况后,每天都免费接送她们上下班,对她们十分关心。

今年受疫情影响,梁荣兴的扶贫车间接到的订单明显减少,而且单价较低。想到车间内有这么多的脱贫户在此务工,为了保证她们的基本生活,梁荣兴决定实行保底工资制。

目前,梁荣兴的扶贫车间已经走上了正轨,每个月要为当地村民发放4万余元的工资。梁荣兴说,他下一步的打算是等疫情好转以后,把车间两边进行扩建,扩大生产力度,让更多附近的老百姓实现就业。扶贫车间不仅为梁荣兴带来了财富,也解决了本村的剩余劳动力,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添砖加瓦。

责编:许诺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