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户实现真脱贫

  人民网·湖南频道   2020-07-07 12:18:09

人民网长沙7月6日电   “在破旧的房子里住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雨花区跳马镇石桥村的龚国兴看着自己崭新的房屋高兴地说。通过雨花区砂子塘街道帮扶,龚国兴家破旧的房子焕然一新,木门换成了不锈钢门,还新添置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现在龚国兴家冰箱里塞满了鱼、肉、鸡蛋,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62岁的龚国兴家住雨花区跳马镇石桥村,母亲年老,妻子残疾,儿子在外打工仅能“自保”,2017年之前,家中经济困难,生活非常拮据。通过砂子塘街道联点扶贫,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为龚国兴安排了打扫卫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公益性岗位,按时记工,每月保底可拿800元。同时积极联系合作社,为自产苗木提供销售渠道,实现收入提升。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砂子塘街道定期组织班子成员专题学习、扶贫队员专题讨论、扶贫对象现场座谈。全体党政成员、部门主管联点20户扶贫对象,参与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每季度专题研究方案,定期下村交流,科学制定举措,“真金白银”投入扶贫工作,共为扶贫对象送上慰问金7.47万元,投入经费7.2万元、专项资金10万元,弥补危房道路改造缺口10万元。

在2019年6月的暴雨灾害中,龚国兴家因受灾房子出现了破裂倾斜,漏雨严重,街道立即安排人员对其房屋进行了修缮,对进出口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同时,第一时间联系所有扶贫对象,现场解决问题,完成房屋修缮,还对墙面进行了粉刷,居住环境得到了有力改善。

在跳马镇石桥村,像龚国兴这样实现脱贫的人还有很多。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该街道精准帮扶,变“输血”为“造血”,从“保姆式”服务向“引导式”转变,树立脱贫导向,提振贫困户精气神,让贫困户有脱贫光荣感和自豪感,内心有动力,逐步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自2019年起,砂子塘街道不仅为联点贫困户送去山羊,还请人传授养羊技能。同时与村两委班子一起,依托苗木种植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和渠道支持,发动扶贫对象种植苗木27.8亩,并积极联系驻街企业解决销售问题。

为落实精准扶贫,砂子塘街道坚持定期联系贫困户,扶贫干部坚持每年5次以上上门走访,常常保持联系,随时掌握情况。针对联点对象实际情况,帮助落实了医疗、养老、优抚、低保、生态补偿、高龄补贴等政策,确保了“两不愁、三保障”。

4年多来,街道以扎实的扶贫作为,深得联点贫困户的认可,77岁的易冬良老人完全无劳动能力,生活艰难,逢年过节,街道的扶贫工作队都会主动前去慰问,扶贫干部更是自掏腰包,送上一份心意,如今,易东良家里经济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老人家感激万分,总是感动地说联点干部都是“好伢子”。

消费扶贫作为参与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深谙这个道理的砂子塘街道帮扶工作组通过消费扶贫合作社,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组成员上户收集贫困户农产品信息,建立产品台账,定期收购贫困户农产品,向单位食堂定点定向配送,让贫困户产出的农副产品转变成了可观的家庭收入。

“感谢现在的好政策,人要是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有用,往后我要加油干,努力让自己的日子越来越好……”龚国兴感动地说,“是党和政府让我摆脱了贫穷,感谢扶贫干部教我如何致富,往后我要继续干,实现脱贫‘摘帽’。”(吴祎玮  文涛)

责编:刘琼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