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期间看牙记

  新湖南   2020-07-02 13:57:36


7月2日,记者去北京石景山区一家三甲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口腔科复诊。

说起来,这次看牙真是曲折。今年春节前因为牙痛去丰台区一家医院首诊,上了药,约定节后复诊取药补牙洞。然后疫情来袭,医院打来电话说口腔科已停诊(口腔科设备会产生气溶胶,对医务人员及患者均有风险),让我等通知或是自己打电话联系何时复诊。只好等着了,查了网上资料,口腔上药大概1个月后药就会泄露,但是没什么明显的危害性。于是此后的一两个月内时常嘴里时常有消炎药味漏出。所幸牙不痛就一直拖着。

到了6月,北京已50多天没新增病例 。6月6日 北京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至三级。觉得可以放心地去看牙了。而自己也感受到牙洞似乎越来越大。6月9日,通过北京114预约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口腔科看牙。牙齿又发炎了,将春节前的诊疗重复一遍又上了药。约定6月16日复诊。6月11日起北京新发地出现疫情。还去看牙吗?这是个问题。和医生沟通后说可以2个星期后再来。


(门诊大厅外排队的患者队伍)

言归正传。早上7点45分来到了医院大门口。体温枪测温后进去,门诊大厅外已排了二三十米长 的队伍,大家 自觉间隔1米距离。保安也时不时过来提醒保护间距。队伍依据门诊大厅内人数多寡分批放行,向前移动的速度不慢,不久就到了队首,有护士举着是否去过新发地批发市场、京深海鲜市场等高风险地区的牌子,向护士出示北京健康宝,本人健康码状态查询未见异常即可入内。


(挂号前在门口接受询问)

进入门诊大厅内,入口处有AI热成像测温系统,可随时监测体温。挂号前需接爱护士询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否去过高风险地区,是否有咽痛头痛等症状,是否接触过确诊患者,近期是否吃过海鲜等。告知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手机机号。这些完成后,才能去挂号。


(门诊大厅)

大厅内患者不多,几乎没排队就挂了号。窗口都摆有免手洗消毒液,有告示提醒按密码或付现金后消毒。来到三楼口腔科,在分诊台前填了张表,登记姓名、手机号,在一串流行病学调查后勾上否。候诊者一两个而已。记者成了第一个看诊者,拿着登记表交给医生。和医生交谈才得知,口腔科中间几天停诊了,昨天才恢复看诊。可能跟医院所在街道6月29日由中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有关。这次只需换药,感觉10多分钟就看完了。8点半记者走出医院大门,门诊大厅外排的队伍更长了些,但井然有序。

返程中看到消息,今天北京新增病例仅一例。这真是个好消息!

新湖南记者李莉芹 北京报道


责编:李莉芹

来源:新湖南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