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4 09:53:10
患友档案
今年71岁的陈姨,在3年前曾经做过支架手术。病情稳定出院之后,她以为自己“痊愈”了,不再重视预防和心脏康复,没想到一年多之后又导致病情复发,需要做搭桥手术。第二次手术之后,她心脏功能下降得严重,几乎不能做连续5分钟的活动,每天有70%时间只能躺在床上。复诊的时候,经过医生反复劝解,陈姨开始进行心脏康复治疗,目前已经恢复到可以生活自理的程度。
手术做完不等于“痊愈”
陈姨是在3年前确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当时她经常感到胸痛、胸闷,跑了很多家三甲医院,都说她的堵塞情况比较严重,必须进行支架或者搭桥手术治疗,否则随时都有心梗猝死的可能。
得知要手术,陈姨非常焦虑,一方面对手术有恐惧感,但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真的会出现心梗猝死等严重的急病。为此,陈姨和家人都没少跑医院,可是不同的医生给出的建议都是“尽早治疗”。没办法之下,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陈姨接受了支架手术。
手术非常顺利,陈姨病情稳定后很快就能出院了。虽然医生一再嘱咐陈姨要按时服药、定期随诊,但陈姨总以为自己“痊愈”了。“我当时就想,手术都做了,难道不是病就好了吗?为什么做完手术还要一直吃药?”陈姨向记者说,当时她不理解为什么要长期吃药,觉得药吃多了会对身体不好,又怕不吃药被医生责怪,所以索性既不吃药、也不复诊。没想到才过了一年多,她又开始出现胸痛。
术后一直躺着不利康复
陈姨向记者描述,第二次痛是胸前区闷痛,比起第一次痛的时候更难受。她马上住院检查,结果显示再次堵塞了。这次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法是做心脏搭桥术。
第二次术后,陈姨不仅变乖了,更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每天在家按照医嘱规范吃药,准时复诊。但由于这次手术对陈姨影响较大,心脏功能下降严重,陈姨只要一走动就感觉气喘,上下楼梯也会咳嗽。慢慢地,陈姨大半年都不敢运动和锻炼,渐渐地甚至连家门口都不敢出,每天有70%时间都只能躺在床上。
虽然这次是“学乖”了,但陈姨每天不敢出门,同样不利于身体康复。于是,医生开始劝说陈姨坚持心脏康复治疗,“走几步路都难受,我真的很怕出门,但是医生说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运动能力只会越来越差,以后可能都没办法出门了。”陈姨说,经过上次的教训,她一定会相信医生。做了半年心脏康复之后,她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都提升了,进行康复运动后与记者交谈了十几分钟,也没有出现气喘和不适的症状。
经验点评
心脏康复也不能保证不复发
指导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 聂斌
陈姨前后两次术后的恢复情况,可以说是走了两个极端——第一次完全不吃药不复诊,这是错误的做法;第二次由于害怕气喘而不愿意运动,长此下去只会让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变得更差,可以说是另外一个极端。这半年来,陈姨在我们的指导下坚持康复,现在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健康寿命都有很多好处。
很多冠心病心绞痛做过支架、搭桥术的患者,或者一些心衰患者,通常运动能力都非常差,但是越不能动、越不爱动,以后就可能真的动不了。因此我们建议这部分患者要坚持做适当的非药物治疗,如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调节等。
但同时我们不能夸大心脏康复的作用,甚至认为做了心脏康复就可以不会得或者不复发心血管疾病。要明确的是,心脏康复可以减少患者对药物和手术的需求,大部分患者经过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综合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用量,能延缓或减少由于疾病进展而需要进行的手术治疗。
责编:李珊珊
来源:老人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