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绽 2018-04-03 08:35:38
如果不是《中国诗词大会》
雷海为在周围人的眼中只是一个普通的杭州80后外卖小哥
在上周六的第九期《中国诗词大会》中
他却一举攻下当期擂主
并将于4月4日角逐本季总决赛的冠军

飞花令、诗词接龙……其貌不扬的雷海为以无人可挡的气势连克两位劲敌。在第九期节目中,董卿读出这一期的最后一题,“请根据所描述的线索说出一句诗:A.作者名气不大但诗句妇孺皆知 B.这句诗已用为七字成语 C.这句诗是作者在山洞读书时所作……”
“一寸光阴一寸金。”雷海为的话音刚落,全场观众沸腾了,主持人董卿不禁为他振臂喝彩!

从第四期登场的雷海为到现在已经收获许多粉丝,乃至登场时观众们会为他鼓劲儿:“海为海为,平地惊雷。”外卖小哥雷海为打动了很多观众——无论生活多么辛苦忙碌,总有人会仰望星空。
壹
身处嘈杂,心向璀璨。

雷海为的长相有点显老,评委们一开始都对他是80后有点意外。
风里来雨里去的他,在节目中说自己平均一天送50多单,越是恶劣的天气送得越多。而董卿问他自己怎么解决三餐时,他说,自己三餐加在一起不超过25块钱,总共用不到半小时吃完。

就是这样一个为生活惜时如金的人,每天都随身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

他说:
“一般在等餐或者休息的时候,我会把随身携带的《唐诗三百首》拿出来看,这样一单外卖送到了,一首诗也背会了,心里特别高兴。”

他和其他几个外卖小哥一起租住在杭州市一间不足8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里,一个铺位只要700元。因为送外卖必须住在方便接单的地方,而这样自己住租金会很贵。
这样的生活,对许多人而言更像“生存”。
贰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是《中国诗词大会》第四期中,雷海为作为个人争夺赛的挑战者为自己拟定的定场诗。
雷海为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他还记得,自己背的第一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我爸爸非常喜欢,经常跟我念叨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杭州有多美”。
2001年,雷海为中专毕业后外出打工。先是去深圳做了半年电工,又在2002年一个人跑到了上海。当时的行李很轻,除了衣服,几乎一无所有。
20岁时,他遇上电视剧《侠客行》,也从此翻进诗词的江湖。“剧里有李白的《侠客行》,我一直有一个武侠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巧合的是,2004年,雷海为在上海一家书店偶尔翻一本讲诗词格律的书,意外发现了《侠客行》全诗,高兴至极的他当场背了下来。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侠客行》李白
“背下来”,是雷海为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因为收入有限,他没什么钱买书。所以他一有空就去书店,把喜欢的诗词背下来,再回到家默写下来。有时一口气记太多,有错漏的,就下次去书店再核对一遍。不知不觉,他的脑海里熟记下千余首诗词。
2008年,雷海为来到杭州。离开上海时,他的行李很重,大部分都是书。
2011年,雷海为转行成为快递小哥。白天,雷海为兢兢业业在路上;下班后,别的同事躺在床上看直播打游戏时,他就静下来读诗。
晚上学习,白天复习,雷海为一天背一首诗,“有时候忘了,就在送快递等红灯的时候,赶紧掏出手机查一查记下来”。读诗是爱好,他从来不制订计划,“背一首,我就开心;一天没背,就觉得少了什么”。
2017年起,雷海为成为全职外卖小哥。但无论做什么,雷海为的衣服口袋里总揣着口袋本《唐诗三百首》,这本书他从上海带到杭州,念念不忘——回响就在不远处。

雷海为陶醉于古人的思想与情感,从未想过有那么一天站在全国性的诗词大赛舞台中央。正如董卿所说:“你所有在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中的辛苦,你所有偷偷地在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了格外夺目的光彩。”
叁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再平凡的生命,都有权利去追寻不平凡的光芒。

雷海为的生活是辛苦的,也是诗意盎然的。他会跑到杭州市图书馆听“诗忆江南,最美杭州”音乐会,爬上贵人峰俯瞰丽日苏杭,身着汉服游赏西湖,尽管因为工作繁忙,他已经接近一年没能参与汉服活动。
面对这个快乐的外卖小哥,董卿的一番感叹,也戳中了我们: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如果没有当年他那份勤勤恳恳,那样的一种热爱驱使他,今天他不可能站在这个舞台上。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中,有北京的铁路工人、江西的城管、山东的电工……他们忙碌于岗位之上,但却从未因工作放弃诗词歌赋的殿堂。
诗与远方,从来就没有那么遥远,不是吗?
责编:李莉芹
来源:艺绽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