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1 22:29:28
蔡富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实现历史性转变。今年,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充分彰显了党中央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桂东县作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纪念地,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深化纪律文化建设,不仅是赓续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更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担当。
从“第一军规”到“作风纪律”的基因传承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承载的纪律精神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历史智慧和思想滋养。

01 源起与发展:纪律体系的初步构建
萌芽初创:回应“打胜仗、得民心”的需求。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针对当时队伍中出现的纪律松弛、侵犯群众利益等问题,于1927年10月在江西茨坪荆竹山提出“三条纪律”,1928年1月在遂川李家坪宣布“六项注意”,初步构建起“军民共生”的纪律框架。
颁布施行:从“零散规范”到“系统纲领”的跨越。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向工农革命军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内容调整为“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内容修改为“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其中,从“还门板”到“上门板”的细微调整,体现了纪律要求从“被动约束”到“主动服务”的深刻跃迁。
定型完善:从“军规”到“党纪”的升华。随着革命形势发展,“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逐步扩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适用主体从军队纪律逐步拓展至党政干部行为规范,其精神内核最终融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02 传承与彰显: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结晶
“一切行动听指挥”,铸牢绝对忠诚的“定盘星”。这不仅体现了“党指挥枪”这一建军根本原则,更揭示了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忠诚品质,是引领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法宝。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永葆为民初心的“试金石”。这些具体到“针线”的行为规范,将抽象的党性原则具体化为群众可感可触的日常行为,是“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最朴素、最坚实的纪律保障。
“上门板”“捆铺草”,淬炼作风形象的“显微镜”。这些看似细微的要求,蕴含着“作风建设无小事”“纪律建设必作于细”的深刻哲理,为管党治党提供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重要方法论。
03 启迪与引领:行稳致远的实践指南
“纪律严明”是永葆先进的政治底色。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必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只有纪律严明,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人民至上”是治国理政的根本立场。我们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继承和发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般的细致与真诚,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抓常抓长”是作风建设的科学方法。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守正创新”是纪律建设的动力源泉。在纪律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使纪律建设始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红色资源”到“纪律教育”的发展实践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桂东县充分挖掘利用独特红色资源,推动纪律教育焕发新时代风采。
“旧址+展陈”的立体呈现
高度重视红色旧址的保护与利用,坚持“修旧如旧、还原历史”原则,对万寿宫、三十六石坵等核心旧址进行科学修缮与历史场景还原,使其成为触摸历史、感悟初心的生动课堂;高标准建设纪律文化中心,中心内“纪律建设时间轴”动态演绎百年征程,“军民互动墙”沉浸式再现“上门板”“捆铺草”等经典场景,让参观者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深刻感悟纪律条款背后“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深厚情感和价值追求。
“教育+体验”的有益探索
将红色纪律教育资源深度融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开发特色精品课程,年培训学员超1000人次。常态化开展“重走红军路”等体验式教学,串联沙田旧址、革命村落等节点,让参与者在行走中身临其境感受纪律精神的诞生与传承;定期开展“纪律微课堂”“红色故事会”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青少年开展“诵读军规、重温入党誓词”等互动体验,推动纪律教育从被动“看展”向主动“参与”转变。
“创新+融合”的品牌打造
精心承办从革命时期党的“第一军规”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党的纪律文化传承与发展主题研讨会,制作《第一军规》电影和《铁纪·星火》微短剧,创作《红色的记忆》《陈奇传》《桂花香》等红色书籍和歌曲,极大地丰富了纪律文化的传播载体与表现形式。打造沙田军规红农旅产业园,推动红色纪律资源与文旅产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颁布纪念地已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多张“国字号”名片,年均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
从“精神财富”到“时代价值”的转化路径
桂东县将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100周年(1928-2028)为契机,推动纪律文化建设从“资源洼地”向“品牌高地”跃升,努力将桂东打造成“全国纪律文化教育红色地标”。
强化理论研究
让纪律文化“有根有魂”
利用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和湘潭大学党的纪律教育实践基地等研究平台,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系统研究。深化理论阐释,多维度解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中央八项规定内在关联,提炼规律性认识,推出《纪律建设桂东样本》等重磅成果。定期组织学术研讨,出版研究文集,提升研究成果传播性、权威性。

强化实践体验
让纪律文化“入脑入心”
实施“纪律文化核心区”提质工程,加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纪念地申报国保单位,增设“跨时空对话”展项,建好“纪律文化主题公园”。针对不同群体开设差异化课程,实现精准教育。开发红色演艺、主题民宿、研学套餐等新业态,将抽象的纪律要求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日常生活和旅游体验。
强化品牌传播
让纪律文化“出圈出彩”
健全传播体系,组建专业短视频创作团队,制作微纪录片,开展“打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纪念地”直播活动。深化品牌联动,与井冈山、沙洲等知名红色地标合作开发精品线路,争取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推进运营融合,设计“纪律先锋”等IP形象,开发文创产品,探索“纪律文化+乡村振兴”,将“桂东故事”打造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纪律文化品牌。
强化全民参与
让纪律文化“见行见效”
探索建立“纪律文化研究协会”,吸纳机关单位、专家学者、文创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加入,共同谋划纪律教育活动、开发文化产品。搭建互动平台,建设文化驿站,鼓励群众分享“纪律往事”,开展“纪律文化随手拍”活动,激发全社会参与热情,让群众成为传播者。培育文化生态,在乡村建设中植入纪律元素,形成“人人讲纪律、事事守规矩”基层治理新生态。
强化保障体系
让纪律文化“走深走实”
强化顶层设计,编制《桂东县纪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将纪律文化建设纳入全县“十五五”规划内容,建立“年度任务清单”推进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红色民宿、红色文创等项目,激活群众力量参与纪律文化建设,形成共建格局。加强人才培育,实施“红色文化人才计划”,积极与高校合作开设培训班,建立“传帮带”机制,确保专业化队伍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桂东将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时代担当,持续加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的研究阐释与实践转化,精心推动“红”“绿”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具有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纪律文化教育红色地标,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系中共桂东县委书记)
责编:何庆辉
一审:何庆辉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