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控水质,智慧保供水” 珠晖区:自来水通水率突破93%

许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7 18:39: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7日讯(通讯员 许珂 唐朝晖)“哗啦——”今天一大旱,珠晖区东阳渡街道东阳渡村畔塘组村民江友军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喷涌而出。“以前烧井水,水壶底下全是白花花水垢。现在用自来水,壶底能照见人!”

记者走进江友军家厨房,水龙头下的洗菜盆里,清水漫过青菜,泛起层层涟漪。“以前吃水全靠它。”江友军指着院外压水井回忆,天旱时压半天才能出半桶浑水,遇上停电,连抽水机都没法用。

自来水进入村民家中

吃水成了村里人头等大事。“从施工到通水,我们只用了20天。”珠晖区农村供水公司总经理李宁指着埋在地下的管网走向比划,“接到村民诉求后,区水利局立刻组织人员实地摸排,最终敲定投入35万元,铺设2公里供水管网,把东阳水厂的主管网直接拉到村民家门口。”他翻开手机里的施工日志,照片里记录着工人顶着寒风焊接管道、冒雨调试水表的场景,“38户村民,一户都没落下,150多口人终于喝上了‘放心水’。”

顺着管网溯源,记者走进东阳渡水厂。秋日阳光掠过厂区围墙,两座长方体的反应沉淀池静静矗立。老工人刘师傅穿着工装,沿着沉淀池边缘的钢制步道缓慢行走,俯身观察池内情况。

东阳渡水厂工人巡查沉淀池

“沉淀池是净水的第一道关键工序,原水从河里抽上来,在这儿加药、反应、沉淀,把泥沙、杂质都‘抓’住。”说话间,刘师傅指着池底角落的排泥口介绍,“之前沉淀池淤积严重,清淤时得抽干水、人工下去挖,又累又耽误供水。现在整改后装了自动排泥阀,系统会根据淤泥厚度自动排泥,阀口干干净净。”

如今的东阳渡水厂,沉淀池完成了智能化改造,整个制水流程实现了“云端监控”。笔者看到,中控室的大屏幕上,沉淀池液位、水流速度等数据实时跳动,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水厂日产水4000多吨,能满足周边3万多人的用水需求。”水厂负责人李宁说。

制水流程实现“云端监控”

今年8月以来,珠晖区对供水泵房全面检修保养,淘汰高耗能设备,引入阿里云智能监控系统——水泵运行状态、出口压力实时可见,爆管风险提前预警,实现生产管理远程自动化控制,做到“云端控水质,智慧保供水”。该区还委托专业机构对东阳、金甲等四座供水工程开展水质检测,检测指标从9项增至31项,筑牢水质安全防线。

工作人员检测水质

同时,珠晖区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网巡查等,水费严格按照1.92元/吨的标准收取,用户通过智能卡充值用水,杜绝乱收费现象。

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这次排查出的15个问题中,13个整改完成。剩下的2个加快推进,预计11月全部完工。”珠晖区水利局副局长黄维翻开整治台账:截至目前,全区已投入150余万元整治农村饮水问题,更换老化水管1.5公里、新增供水管网3.8公里、更换供电线路2.9公里、新增消毒设施2处……132户528人用上了自来水,8500多人改善了饮水条件,全区自来水通水率突破93%。

责编:陈鸿飞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