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散文诗去上班 | 纳兰:象征交换(外二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7 07:44:30

《散文诗》2023年第11

标题:《象征交换》(外二章)

作者:纳兰

朗诵:龙胤

象征交换

含羞草、百里香、佛肚树。

仿佛这不是一个称谓或名词,而是一种被小件寄存、防止遗失的品性。

就像丁香,唤醒一场芬芳的相遇。

就像喜鹊,传递佳音。

在等价交换取代象征交换的年代,虚假需求和能指的剩余使人获得了虚假的满足。

从芦苇身上榨取诗意和哲学之魅的人,他的布鞋,已被青草里的露水打湿。

佛耳湖

一个名词串联起世界、肉身和语言。

更多倾听与捕捞,蜻蜓振翼与涟漪点点之间是什么关系?自身成为一个金苹果般的存在,跌进银网般的佛耳湖里。

我只能通过一个词来触摸佛耳与湖,那里可能有千耳来倾听我的沉默。

必须亲临,才能倾吐情绪的荒野和清凉的语言。

自行领受风的启示与安慰。

佛。佛耳。佛耳湖,彼此疏离而缠绕。就像我想用洁净如水的词,来将它填满。就像我想用词语的舀子,来舀一勺湖水。

一片佛耳湖上,可以放心地卸下自身的重量,如舟楫泛起,也可以如一道声波消弭于佛耳之间。而我只把佛耳湖视为倾吐心声的坦途。

拿出一点点时间出来,拿出自然的语言兑换纯净的思想,拿出一个意向性的概念。

兑换一个启明性的符号,拿出意愿和心劲儿,拿出返回的念头。

即便返回是一种虚妄与无望。

返回童年,返回纯语言,返回伊甸园,返回身体与世界的一种“心灵的母体”的关系,返回神圣,返回神圣文本,神圣真理,返回神圣事物。

拿出自然崇拜和泛灵论,拿出语言、身体和世界,拿出一颗心,兑换另一颗心。

然而,要拿出什么词,才能兑换返回这一切的路径

《散文诗》订阅链接:

https://weidian.com/?userid=1750739412&wfr=wx&sfr=app&source=home_shop

责编:宋姗姗

一审:张佳伟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