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橙旗”和“翠旗”,美军又在搞什么?

程诺 宋德星   世界知识微信公众号   2025-10-25 07:47:37

自2020年起美军系统化开展的“试验旗”(Test Flag Enterprise)系列演习已成为其探索新型作战概念、测试先进武器系统、提升跨域协同能力的核心平台。该系列演习以“像作战一样试验”为核心理念,深度融合技术开发、战术创新与作战验证,不仅响应了“敏捷作战部署”和“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的作战需求,更成为美军应对“同级对手”、推进“印太”军事布局的战略实践。

1

演习的机制创新与战略定位

“旗”系列演习是美国应对大国竞争的关键举措,按任务性质可划分为“试验旗”和“训练旗”两大体系。“训练旗”侧重提升部队实战熟练度与战术应用能力,“试验旗”则致力于验证新装备、新技术及新型作战概念的可行性与集成效果,以加快形成对高端对手的非对称优势。该系列包括“黑旗”“橙旗”和“翠旗”三个相互联动、试训结合的演习。

“黑旗”演习以高度模拟和战术研发为主,由美空军试验中心第53试验联队主导,主基地设于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2018年3月,美军首次举行代号为“黑旗”的空海军联合演习,2020年8月升级为“大型兵力试验活动”(LFTE)。

LFTE旨在测试高威胁环境下的大规模兵力运用、高级隐身突防和电磁战协同等战术,参演装备包括F-22A隐身战机、F-15战机、B-2A隐形轰炸机及RQ-170无人机等。同年12月,美国空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正式将“黑旗”定名并定位为“高端战术试验平台”,重点验证隐身技术、电子战和网络战能力的集成应用。

“橙旗”演习以跨域集成和技术鉴定为主,由美空军试验中心第412试验联队主导,主基地设于加利福尼亚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旨在弥合实验室原型与实战部署间的巨大鸿沟。

2017年10月美军首次举行此类专项演习,2018年起每季度开展一次,演习包括“开发试验”和“作战试验”两部分,分别聚焦未列装技术的成熟度测试和系统互操作性验证,以强化战场态势感知与信息优势。美军向来重视试验鉴定在武器装备全系统过程中的作用,2019年美军作战试验鉴定局进一步要求“橙旗”演习最大限度协调陆、海、空、天、网资源,在大型兵力场景下提前开展装备研制与跨域杀伤网集成。

“翠旗”演习以全域作战和高效联通为主,由美空军试验中心第96试验联队牵头,主基地设于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空军基地。2020年12月“翠旗”演习首次举行,超过25个单位以及F-35、F-16、B-52等多型战机和轰炸机参演。该演习强调研制试验的一体化和跨域集成,旨在强化陆、空、天、网平台的联通性,以打造安全高效通信共享与数据驱动决策能力,同时也为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的“自适应跨域杀伤网”等项目提供试验场地。

这是从空中拍摄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2020年2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2

面向“印太”地区的战略转向

随着美国国防战略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试验旗”演习在场景设计、兵力构成、技术迭代和国家联合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指向性,其演进路径呈现出从军种融合到全域联合,再扩展至盟国参与的清晰趋势,反映出美军正依托实验活动推进作战体系转型,强化在“印太”地区的联盟协作能力。

五大军种整合测试多域指挥控制能力。2021年3月,“黑旗”与“橙旗”举行首次联合演习,空、海、陆、海军陆战队以及太空军五个军种同时参演,演习重点测试了跨军种“杀伤网”集成与隐身平台在高对抗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演习实现数据链实时互通,验证了跨域杀伤链可行性,改进了HH-60G直升机的空战与生存能力,实现了无人参与的F-35、F-22战机与陆、海、天基的火力集成。多域指挥与控制的测试为后续“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的开发提供了宝贵数据,加速了美军从“军种独立作战”向“联合全域作战”的转型。

多国联合演习提供实战化经验。2022年5月,“黑旗22-1”首次邀请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参演,并计划纳入英国空军,试图利用“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加强盟国军事合作,提高互操作性与远程能力。此次演习首次开展夜间大规模兵力测试,验证了夜间出动率、目标识别与协同精度,实战化测试了战术无线电应用扩展系统,提升了强电磁干扰下的通信效能。

空海联合测试直指“印太”视域。2024年4月,美空军第53联队与美海军第9空中测试与评价中队联合实施了“黑旗24-1”演习。此次演习是迄今规模最大的空海联合测试,直接响应美国防部《2024年国防战略》提出的“加速整合联合杀伤链”要求。在演习中,美军正在测试的F-15EX战斗机首次参演,实现了海军“一体化火控—防空”与空军“先进战斗管理系统”的首次实战化集成,验证了海上分布式空对空杀伤链,测试了“认知电子战”系统在中国防空模拟环境下的电磁频谱性能,增强了针对第一岛链的“联合穿透制空”能力,成为美军联合全域作战能力从“概念验证”向“实战部署”的重要转折。

3

数智与联盟赋能,“印太”布局深化

“试验旗”演习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更反映在美军战略理念的升级上。一是通过“数智赋能”提升作战系统自主性和决策速度,二是通过“联盟赋能”整合盟国力量、构建制衡性军事网络。伴随“印太战略”的深化与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演习也通过模拟“印太”地区潜在冲突,联合多国检验作战效能。

虚拟演习标志美军进入“数字优先”的试验新阶段。2024年7月,美军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虚拟战争中心首次举行“虚拟黑旗”演习。此次演习由空军第53联队主导,整合了海、陆、海军陆战队以及太空军的数字化兵力,旨在支持“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向“联盟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的升级转型。演习模拟构建2500万平方公里数字孪生环境(覆盖第一至第二岛链),重点演练远程无人系统自主重构杀伤链与电磁压制应对。

今年3月,美军举行了第二次“虚拟黑旗”演习。此次演习进一步优化了美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升了军种数据兼容性与测试复用率。虚拟演习极大地突破空间、安全和威胁复制的限制,搭建了跨域指挥控制新架构,提升了数据复用与测试效率,标志着美军试验演习进入新阶段。

技术迭代提高实战智能水平。今年2月举行的“橙旗25-1”演习,聚焦人工智能系统在无人机自主决策与协同作战中的实战效能。演习成功验证MQ-20无人机搭载“蜂脑”系统和无人作战飞行器系统,实现自主控制、威胁规避、任务动态分配和跨平台数据融合的能力,显著降低人工干预需求,为美空军“协同作战飞机”项目提供了数据支撑,反映了美空军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快速发展。

强化盟国联合以提升行动能力。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区伙伴陆续参与演习,表明美军正积极将盟国作战节点纳入自身杀伤链。2023年,美国防部将“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升级为“联盟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在概念层面明确宣示了战略意图。后者更加强调人工智能赋能与盟友力量整合,实现了与盟友间跨域高效集成和实时指挥控制,提升了美军在“印太”地区实施联合干预的行动能力。

4

演习的动向与应对

“试验旗”系列演习已超越传统军事试验范畴,成为美国推进国防战略转型、落实“印太”军事布局的高效工具。经过多轮迭代,美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较为成熟的联合试验体系,展现出依托技术优势构建新型作战体系的战略取向。通过演习,美军将人工智能、自抗干扰技术等新质新域作战力量作为技术升级重点,积极探索“元宇宙指挥所”“数字参谋”等下一代指挥控制系统,为抢占未来战争技术和战术制高点奠定了基础。

该系列演习的持续演进与升级,不仅加剧了“印太”地区的战略博弈态势,也凸显美军力图通过军事试验活动重塑区域安全架构的深层意图。尽管短期内美军难以完全抵消中国在该区域的优势,但通过持续整合作战力量,美军不断迫使潜在对手在虚拟和现实两个战场的多个领域投入更多战略资源。7月10日至8月8日,美军在西太平洋举行的“太平洋坚定力量”演习,可视为“试验旗”系列演习成果向大规模实战化演练的最新实践,体现出美军正加速将实验环境中验证的作战概念和能力应用于“印太”区域的实际部署。

面对这一动向,我们应深入研判其演训体系背后的战略逻辑与技术路径,加强对自主系统、电磁频谱、跨域指挥等关键领域的反制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应在战略层面关注其联盟整合动态,积极发展相应国际合作与应对之策,以实现有效威慑与危机管控。未来战争优势不仅源于先进装备,更取决于体系架构、数据流动和智能决策的整体能力。因此,立足自身实际,加强自主创新与联合作战能力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创新和体系赋能之路,才是有效应对复杂安全挑战、捍卫国家主权与地区和平稳定的可行路径。

责编:戴蓉

一审:唐煜斯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世界知识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