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风物志】让古籍中的欸乃桨声再次回响:探寻赤山古八景,完成一场与历史的对话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4 10:10:23

编者按

风物,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主要包括风光景物、风气习俗和地方特产等。

八百里洞庭物华天宝,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体验独特。此处风光景色美轮美奂,风气习俗淳厚优良,地方特产丰富多彩。

“风物长宜放眼量”,《洞庭风物志》选取地处洞庭湖区核心的水城沅江为代表,从文化、旅游的角度,对水城沅江乃至整个洞庭湖区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遗址、革命遗址、古城池,以及各景点、建筑、街巷、渡口、器物、风俗等进行记录展示,旨在和观众一起开启一场沉浸式的洞庭文化之旅,看湖乡儿女以洞庭风物写就生活美学。

“水浸云梦望无涯,赤山一脉锁烟霞。”赤山在沅江东北方向,“为洞庭右翼,绵亘数十里,山色纯赭”。今天,让我们翻开清嘉庆年间的《沅江县志》,去唤醒那沉睡在字里行间的“赤山古八景”,让曾经的湖光山色重新鲜活起来。

蠡山遗祠

赤山古八景,首推“蠡山遗祠”。蠡山即赤山相传,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后曾归隐于此。唐代天宝年间,此山因此得名“蠡山”。旧《常德府志》中称其为“蠡山残庙”,更有题诗云:“亡吴霸越,五湖遍游,老岂归此,残庙山头。”如今,祠庙遗址所在仍然成谜——一说在最高的庵子岭,一说在龙虎山的云风寺,又一说在豹虎岭的佛恩寺。

关公沙嘴

关公沙嘴“关公嘴”“关公岭”关沙岭。县志记载,三国名将关羽曾在此驻兵屯守。据传,岭上的石头便是他当年的练兵石

明月澄湾

这一处湖湾,形如新月,静卧湖中。湖水常年清澈,与位于蜿蜒的湖岸相映成画,“明月澄湾”之名,恰如其分。

大仙石迹

明月湾畔,静卧着一块纵横八九尺的青石,人称“大仙石迹”。相传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曾在此打坐修行,石上至今留有清晰的坐痕与足迹,为赤山平添了一段缥缈仙气。

金鸡峻岭

位于长坡顶的金鸡峻岭,山势昂然,形如雄鸡。古人云,每逢清晨或风雨之夜,恍惚可见金光流动,耳畔似有鸡鸣破晓。

骏马临江

与金鸡峻岭遥相呼应的,是“骏马临江”。这座山形似骏马,临江而立,气势巍峨。

九溪龙潭

长坡之下,九溪汇集成潭。《沅江县志》记载:“相传,有龙潜于水中,每天阴,能作云雾。”“九溪龙潭”由此得名

汴州渔钓

位于蜿蜒的洲渚之上,历代渔民在此安家,以渔为业,“汴州渔钓”因此得名。芦苇深处,欸乃桨声穿越千年,至今仍是洞庭湖上最熟悉的乡音。

探寻赤山古八景,我们更加懂得:文旅融合,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原,而是让历史文化在当下焕发生机。当我们穿行芦苇荡,那古籍中的欸乃桨声,应在湖风中再次回响;当我们登高望远,那如金鸡昂首的山岭,应在晨光中欣然苏醒。让今天的山水,牵着我们的手,与往昔的故事温暖相拥。

责编:宋姗姗

一审:雷鸿涛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