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谋振兴,湖南中医药大学赴武冈市天心桥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文: 闫丽颖 周颂雅 摄影:刘伊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2 22:31:01

10月21日至22日,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戴爱国、校长易刚强率队赴邵阳武冈市邓元泰镇天心桥村,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工作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现场议、精准帮”的方式,推动国家及湖南省乡村振兴部署在基层落地见效,共谋村庄发展新蓝图。

天心桥村位于武冈市西部,距城区7公里,总面积约6.8平方公里,坐落于云山脚下、赧水河畔,素有“三河九桥”美称,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共765户2803人,现有耕地3996亩、山林2560亩。

湖南中医药大学驻村工作队自今年5月入驻天心桥村以来,已扎实推进前期帮扶,此次现场调研进一步明确帮扶方向,为精准帮扶筑牢基础。

调研组紧扣“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核心,先后深入翰岭茶园、夏光故居、永恒光伏、冇底潭、村卫生室等地。在茶园,详细询问茶叶种植规模、加工销售及联农带农机制;在夏光故居,探讨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路径;在永恒光伏、冇底潭,聚焦当地利用自然禀赋发展产业、惠及民生的实践;在村卫生室,重点了解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现状。每到一处,调研组都与驻村干部、村民代表深入交流,精准掌握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等实际情况,为后续帮扶找准“痛点”与“发力点”。

民生温度是乡村振兴的“晴雨表”。调研组还分组走访慰问天心桥村困难群众,以“面对面拉家常、心贴心听诉求”的方式,详细了解家庭收入、健康状况及生活难题,将党组织的关怀与学校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一句句关切询问、一声声暖心叮嘱,不仅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更营造出“慰问一户、温暖一片”的良好氛围,让乡村振兴的民生底色更加鲜明。

调研期间,乡村振兴工作调研座谈会在天心桥村召开。

戴爱国在讲话中强调,学校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接好驻村帮扶“接力棒”,以“中医药+”为特色抓手,推动天心桥村走出“特色更特、优势更优、专业更专”的振兴之路。他提出“四个聚焦”工作要求:聚焦组织建设,筑牢坚强堡垒,以党建为“第一抓手”,协助村党支部规范组织生活、建强活动阵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办好群众关切实事;聚焦产业发展,激活乡村经济,依托当地山地资源与茶树种植、铜鹅养殖等基础,借助我校人才、科技优势,探索“中医药+”新路径,引进推广适宜中药材品种,培育经济新增长点;聚焦健康服务,守护百姓安康,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聚焦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挖掘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与红色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进乡村入农户,涵养文明乡风。

易刚强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乡村振兴工作需紧扣民生根本、夯实发展根基、坚守务实初心:要以解决群众关切之事为切入点,在优化村容村貌中拉近干群距离,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要全力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引进优质项目、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条等方式,为乡村振兴筑牢经济根基,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更要摒弃“技巧”“捷径”思维,以“实干”态度办好每一件小事,用“真心”珍视每一份信任,扎根群众沃土,当好发展开拓者,以深度思考与务实行动,绘就“乡村更美丽、百姓更幸福”的最美乡村图鉴。

邵阳市委副书记尚生龙对湖南中医药大学主动担当、精准帮扶的举措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通过扎根基层摸实情、建强组织固根基、调研产业谋发展,为天心桥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建议,校地双方要进一步深化协作: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研发药食同源产品,升级远程诊疗服务,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压实各级责任,市乡镇村要层层优化服务保障,为工作队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拓展合作领域,邀请学校深度参与邵阳中医药产业发展,借力廉桥药材市场等资源,助力地方产业提质升级。

与会人员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围绕乡村产业升级、美丽村落建设、卫生健康提质等议题建言献策。学校驻村工作队汇报了前期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为将调研成果高质量转化为具体帮扶决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十四次党委会在天心桥村党员活动室召开。与会的校领导班子成员一一结合此次实地调研的真切感受与学校历年帮扶的经验思考,专题研讨乡村振兴工作关键议题,并就《湖南中医药大学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开展集中审议。大家以“现场办公、就地决策”的务实作风,逐一环节校准帮扶方向、细化举措,确保帮扶规划与天心桥村的发展需求、村民的实际期盼精准对接、同频共振。

此外,调研组还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就“校地协同”三级远程医疗平台建设等关键任务进行沟通协调,推动帮扶项目加速落地。

接下来,湖南中医药大学将以此次调研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把帮扶举措谋得更细、工作责任压得更实,持续激活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源动力”。在产业协同发展、健康基层守护、文化浸润乡村等关键领域,与地方深化联动、同频发力,为天心桥村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注入“强心剂”,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贡献“湖中大”方案。

责编:余蓉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