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慧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2 16:25:55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彭小慧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有一位深耕教育领域27载的耕耘者,她以坚定的信念和创新的实践,在校园里播撒着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她就是永顺县民族实验学校校长黄梅。作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黄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担当与使命。
有形铸魂:打造民族团结的校园文化名片
黄梅出生于永顺县的土家族家庭,自幼便深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投身教育事业后,她深刻认识到,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怀和家国担当的重要阵地。2023年,作为湖南省新时代卓越校长培养对象,黄梅赴京学习,这次学习经历让她对“环境育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她意识到,要让民族团结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必须营造一个有形、有感、有效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回到永顺后,黄梅积极奔走,在县委统战部、民宗局、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筹集资金30余万元,精心打造了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校园环境。
走进校园的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广场上三棵象征“石榴籽精神”的石榴树迎风而立,树上挂着孩子们精心制作的名牌,仿佛在诉说着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故事。石榴路旁,由美术老师带领学生绘制的民族团结主题壁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每一幅壁画都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教学楼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语格外醒目,时刻提醒着师生铭记民族团结的重要使命。教室外墙、主题板报、校园书吧等地方,也都成为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民族团结理念的窗口,诗词书法、民族故事、学生画作点缀其间,整个校园宛如一本立体的、会说话的“民族团结教科书”。
有感浸润:让民族团结教育走进课堂深处
在黄梅看来,课堂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将民族团结意识有效融入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润物无声。本学期,黄梅亲自担任四年级思政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专职教师。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课堂响起,孩子们自发地高声跟唱,爱国情怀与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歌声中悄然种下。
为了让民族团结教育更加生动有效,黄梅还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发了一系列校本课程。“民族团结进步大讲堂”每周都会利用升旗仪式开讲,老师们通过讲述《抗美援朝的英雄们》《李烛尘的故事》等,让英雄事迹浸润学生心灵;“国学课堂”则通过“经典大诵读”“晨诵午练”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三字经》《弟子规》的琅琅书声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萌生文化自信。此外,“西兰卡普”“棕编”“书法”等社团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交融之美。
有效实践: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黄梅深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关键在于落地生根。为此,她将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育人基石,利用集中学习、书记党课等契机,开展了20余次民族政策宣讲,筑牢青年教师“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同时,通过气排球赛等活动凝聚团队力量。在她的带领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姚元梳老师执教的《中华民族一家亲》获县级思政课比武二等奖,蔡文静、梁爽老师获州级民创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李娇老师指导的校园大课间活动荣获湖南省一等奖,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
不仅如此,黄梅还积极延展育人半径,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她亲自参与百余次家访,通过家长讲座、开放日等活动,将民族政策与育人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家庭。留守儿童奶奶一句朴实的“你是个好校长”,家长反馈的“讲到了心坎里”,以及老年大学“有水平”的评价,都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也彰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深厚力量。
在黄梅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学校获评“湘西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并成功承办全州互观互检活动。2025年9月15日,黄梅荣获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这份荣誉既是对她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激励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面对未来,黄梅表示,将持续完善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校园里扎根生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汇聚磅礴力量。她坚信,只要心怀热爱、肩担责任,以“有形”环境感染、“有感”课堂浸润、“有效”实践巩固,民族团结的种子必将在孩子们心中长成参天大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责编:包伦金
一审:包伦金
二审:彭美林
三审:孟春绒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