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塘区楠木村通水记:筹工筹劳解难题 共建共管护清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2 11:38:0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江佳峄

10月16日傍晚,天色渐暗,湘潭市岳塘区昭山镇楠木村村民易铁钢拧开崭新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他利落地冲洗着锅具,准备一家人的晚饭。

“这自来水清亮得很,水质比过去的井水更有保障,我们用着心里踏实、安心!”他笑着感慨。这寻常人家的烟火气背后,展现的不仅是村民日常用水的便利,还是多方协作破解基层难题、合力攻坚的治理智慧。

地处湘潭、株洲交界,位于岳塘区偏远处的楠木村,长期受季节性缺水困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岳塘区将楠木村饮水安全工程纳入重点民生项目,区水利部门主动靠前,统筹整合39万元奖补资金,牵头对接湘潭中环水务公司,全程监督工程进度与质量。最终,15000米主管道顺利铺到村口,不仅让村民接上了“城市水网”,更实现了与城区“同源、同质、同服务”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该村“缺水愁”。

主管道通村解决了“大水”输送难题,但“最后一米”的入户安装仍有资金缺口。此时,楠木村村支“两委”积极发挥牵头作用,组织村民商议解决方案。在村支“两委”动员下,村民们没有等靠要,自发提出“筹工筹劳”方案。20多名村民主动请缨,累计投入超过380个工时,顶着烈日开挖沟渠、铺设支管。他们不仅是工程的建设者,更是全过程的监督员——从管网走向到阀门定位,从材料验收到质量把关,村民全程参与。这不仅大大节约建设成本,更让工程在高效推进中保质保量完成。在村民齐心协力下,4000余米支管网通达92户居民家中,220多位村民在国庆前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以往这类工程,每户需缴纳约3000元入户费,这次通过村民筹工筹劳。把每户费用压减到500元。”楠木村党总支委员许振国算了笔民生账,“更重要的是,村民全程参与,对工程十分了解,哪里容易出问题、该怎么修,心里都有数,后期的维护自然就更高效、更到位。”

通水只是起点,如何让这清流永续?

楠木村探索出一套“微治理”模式: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推选1名组长,负责水费统一收取、缴纳以及与中环水务公司对接;组内成员共同承担管网日常巡查与末端维护工作;运行中产生的水损及后续维护等公共费用,由组内住户公平分摊。

这套机制依托乡里乡亲的信任纽带,形成“共同管理、相互监督、责任共担”的良好氛围。它不仅让饮水工程“建得成”,更护其“管得好”、“长受益”。

如今,清澈的自来水在楠木村的管道里流淌,不仅滋养着村民的日常生活,更凝聚起大家共建美好家园的向心力。

这股清流,是村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见证,也是基层治理中政府主导、村集体牵头、村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图景。它让每一户人家的水缸里,都盛满了安心与幸福,也让乡村振兴的根基,在这涓涓细流的滋养下,扎得更深、更稳。


责编:彭婷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