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10:25:24
以匠心铸金课,用丹心育人才
——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国家一流课程主持人吴力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郑清华 胡静睿
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以三尺讲台为阵地,将枯燥的税法条文讲得生动有趣;她以数字化教学为翼,带领学生在真实税案与虚拟系统中“沉浸式”学税法;她以一颗奉献的赤诚之心,将立德树人的使命融入到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细节中。她就是吴力佳老师,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农工党湖南省优秀党员,一位深受学生喜爱、同事佩服的老师。
作为一名有25年教龄的教师,吴力佳始终牢记教育初心,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核融入血脉。她常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格的塑造者。能站在讲台上,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财经人才,是我最大的光荣。”正是这份深植于心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驱动着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业绩。
十三年磨一剑:从“挂科高地”到“国家金课”
2013年,吴力佳刚接手税法课程时,挂科率位居全校前三。她下定决心:“要让税法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在她的课堂上,“枯燥”的税法不再只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被她用智慧与热忱浇灌出“有趣”的花朵;曾经的“挂科高地”,也在她的耕耘下,悄然化作一片“育人高地”。2014年,她率先废除标准化试卷,设计“非标准化任务”—为濒临破产的个体户做税筹、到税务局窗口跟班执法,把课堂搬进企业和办税大厅。
面对数字化浪潮对传统财经行业的冲击,吴力佳敏锐地意识到必须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之中。她积极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将自己和团队精心录制的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资源进行共享,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随时随地学习,并通过平台与老师、同学互动,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维度。2016年建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首批税法慕课,上线超星学习通,吸引全国各地高校学生选课。
将课程思政、理实一体、产教协同、科教创新四大理念深度融合。她将最新的税收政策改革、服务国家战略的税收优惠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与方向。2018年携手税务师事务所、经开区税务局共建“校中厂”“厅中校”,她把最新减税降费政策同步融入课堂案例。
为了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她积极推动“理实一体”,引入企业真实业务流程和税务处理案例,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近乎实现“毕业即上岗”的无缝对接。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李瑞华感慨道:“以前总觉得报税离我们很遥远,上了吴老师的课,跟着她在虚拟系统里一步步操作,才发现原来理论知识是这样应用到实践中的。现在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2019年,她带领团队二次开发虚拟电子税务局,1:1复刻湖南省电子税务局界面(含申报、发票、风控模块),学生上机操作如同“实战”;2020年,主编的《税法(第二版)》同期出版,成为“岗课赛证”融合教材的标杆。2025年《税务基础与实务(一)》已认定为第三批国家一流课程。
“我们以前怕税法,现在爱税法。吴老师让我们相信:只要有人愿意为你‘磨’出一门课,就没有学不会的学问。”2021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刘俊杰如是说。
理念独特:打造开放共享育人新生态
作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税务基础与实务(一)》的负责人和国家级一流专业的核心参与者,吴力佳深知,一流课程的建设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持续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她像一位永不满足的攀登者,始终瞄准教学领域的前沿阵地。吴力佳提出教材、团队、平台、评价、机制“五协同”理念,联合行业专家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校内骨干教师+企业税务师+税务局业务骨干同上一门课。搭建校内虚拟仿真+校外实习实践“双平台”,构建知识、能力、素养“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建立“学校—行业—企业”长效合作机制,课程资源通过线上平台辐射全国。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提升了课程的“金课”成色,更构建了一个开放、协同、高效的育人生态。她所负责的课程,不仅为本校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更通过线上平台辐射到了更广的范围,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开阔视野和共享精神。
以赛促学: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吴力佳看来,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课堂上,更在日常的点滴关怀与悉心指导中。她是学生眼中严谨认真的良师,更是生活中可亲可敬的益友。吴力佳重视以赛促学,将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她常常鼓励学生:“勇敢尝试,把每一次比赛都当作成长的机会。”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智慧财税”大赛、湖南省税务风险控制大赛等高水平行业赛事。备赛期间,她既是专业导师,又是贴心的“后勤部长”。从选题构思到作品打磨,全程悉心指导,常常与学生讨论至深夜;当学生遇到瓶颈、情绪低落时,她又化身为知心姐姐,耐心倾听,给予鼓励。
“吴老师不仅教我们专业知识,更教我们如何做研究、如何团队协作”,一位曾获省级奖项的学生颜睿回忆说,“每次遇到困难,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并鼓励我们不要放弃。她的严谨、执着和不服输,激励着我们勇攀高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来,学生团队共获得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0余项,她也多次获评“优秀指导老师”。更令她欣慰的是,通过比赛的磨砺,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许多学生因此步入理想岗位或升学深造。她指导的学生中,已有15人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西部财会》《物流技术》等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提前敲开了学术研究的大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
潜心治学:让科研成为教学“源头活水”
吴力佳始终认为,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她几乎将全部业余时间投入学术研究。她聚焦财务管理专业的前沿动态,潜心钻研,换来的是丰硕的学术成果: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6项,主编教材、学术著作15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5篇,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6项。
这些成果背后,是她对专业的热爱与探索,更是她对教育初心的坚定守护。她将科研中的新发现、新思考反哺于教学,让课堂始终充满前沿性和启发性。
服务社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作为农工党党员,吴力佳积极参政议政。围绕“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撰写调研报告,多次荣获农工党娄底市委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荣获农工党湖南省委优秀党员称号。为娄底市税务局、经开区企业提供税收风险诊断与政策培训,研究成果成为地方政府决策参考。担任233网校《初级经济法》主讲教师,帮助上万名社会考生顺利通过职业考试。
二十五年如一日,她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以知识的光芒照亮学子的前路,用人格的魅力浸润年轻的心灵,更以无私的奉献守护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那方寸之间的讲台,于她而言,是挥洒青春的战场,是播种希望的田野,更是践行教育理想的广阔天地。她以岁月为笔,以心血为墨,书写着一名师者的责任与深情。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