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09:43:00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国家通过多项法律法规对食品行业实施严格监管,其中“从业禁止”制度是预防再犯罪、保障行业秩序的重要措施。本文将以政策解读形式,系统梳理食品行业禁入规则的相关规定。
一、法律基础与立法宗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三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3年至5年。”该条第三款规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该制度旨在通过限制从业资格,防止行为人再次利用职业身份实施犯罪,体现预防为主的法治思维。
二、食品行业禁入情形与禁业期限
根据《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行业禁入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情形:
1. 终身禁入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35条第二款规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2. 五年禁入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35条第一款规定:“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三、企业用人责任与违法后果
《食品安全法》第135条第三款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如聘用违反前述规定的人员,将由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许可证。企业需严格履行背景审查义务,避免因用人不当承担法律风险。
四、合规提醒
食品行业作为重要民生领域,法律底线不容挑战。从业者应牢固树立守法意识,企业需加强人员准入管理。一旦违规禁入,不仅个人职业生涯受阻,企业也将面临许可证吊销等严重后果。
(来源:娄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